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小胜靠智靠谋 大胜靠德

   2011-04-22 88
核心提示:今年初,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关于战略转型放出了狠话:即使销量下跌也要进行战略转型。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他再次表达了奇瑞

今年初,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关于战略转型放出了狠话:“即使销量下跌也要进行战略转型。”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他再次表达了奇瑞进行战略转型的决心。

2010年,奇瑞的年销量68.2万辆,同比增长36%。尹同跃表示,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销量和扩张规模已经不再是奇瑞追求的首要目标。“过去规模和速度是我们的出发点,现在我们把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价值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尹说。

作为奇瑞的创始人之一和掌门人,转型的课题对尹同跃本人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坦承,奇瑞在2008年提出的战略转型并不成功,“关键是我本人没转变”。

在那次战略转型中,奇瑞的多品牌战略浮出水面,除了奇瑞品牌之外,还诞生了瑞麒、威麟和开瑞三个品牌,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而在新一轮的战略转型下,缩短战线、品牌和销售渠道的重新梳理成为主要命题之一。

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说,奇瑞的战略转型要把“产品投放的节奏放慢”,放慢的目的,是要做出水平更高、更精细的产品。他举例说,奇瑞在本次上海车展发布的新东方之子,“不管是做工、配置、特别是技术含量都比当初高了一大块”。

尽管如此,大家仍旧对一个问题充满好奇——奇瑞真的做好慢下来的准备了吗?

对此,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郭谦称,这就是汽车行业的挑战和做汽车的乐趣所在。“(汽车行业)需要比较长时间和大规模的投入,需要全身心地真正地负有责任,仔细地去准备,号召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做成一件事情,最后能对行业和社会有所交代。”

以下为尹同跃的采访整理:

问:2011年年初您提出的战略转型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您如何总结2008年底那次战略转型的得失?

尹同跃:我坦率地说,2008年的那次转型是没有成功的转型,关键是我本人没转变。

过去我们做企业还是追求规模,追求速度,追求行业排名,这些虚的东西我们追求的多了。做到现在,去年奇瑞的销量大概是70万台,今年会稍微高一点,我们就在反思,企业不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给客户增值,才是我们这个企业存在的价值。这就需要做品质、品牌、实际上也是在给员工、用户和经销商谋福利。

过去规模和速度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现在把“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为用户带来价值”作为我们的出发点。
      

即使我们今年还是70万辆,但是给用户带来更大的喜悦的话,对这个企业就是一种进步和发展。

我现在也在调整。做企业要想做长久,必须要有一个更高的理念。做企业有点像老和尚修行,要修德。人家说小胜靠智靠谋,大胜靠德。做企业也是这样。企业必须要有比较高尚的价值观来统领大家,让我们的客户和经销商来跟着我们走,大家觉得心情愉快。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升华。

问:要做战略转型,我们目前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

尹同跃:我们过去的资源分散了,现在调整过来,打造拳头产品,每个产品都做到位。我们不像过去那样一年发布很多车,现在我们一年就做那么几个产品。这就是我们短期的转变。

问:最大的短板在哪里?是人才吗?

尹同跃:我们作为一个新企业来讲,我们各方面都有不足的地方,各方面都要向丰田、雷克萨斯学习。要说短板,我们现在所有的板都不长。

问:奇瑞新能源目前的投入情况如何?什么时候企业能靠新能源赚到钱?

尹同跃:新能源汽车,奇瑞从2001就开始投入了,现在大概有300多人在做研发,投入的设备是非常多的。最近科技部的一群领导来考察,认为我们的试验设备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新能源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可能还没有哪个企业从新能源上挣到钱,可能从概念上挣到钱了,但产品本身可能没挣到钱。不投资就没有未来,我们还是下决心投。

问:奇瑞的上市有没有时间表?

尹同跃:奇瑞过去的一些结构不是很符合上市的要求。过去我们自己投了一些企业,有关联交易。这个在摘的过程中需要时间。目前正在朝这方面努力,但还涉及到各个股东的利益问题。

问:之前奇瑞跟斯巴鲁的合作好像已经板上钉钉了,后来因为地震传言又有点延迟。能不能跟大家说一下目前的进展情况?

尹同跃:现在还不到说的时候。大家都是老朋友,这样说有点对不起大家,但的确是这样。现在约会还比较多。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