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尚未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2011-05-25 56

  上海市卫生局29日发布信息,今年1月1日至3月28日,上海市已共报告手足口病1532例,发病呈散发状态,无暴发流行,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

  上海0岁至6岁年龄组儿童仍然是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4.97%。目前来看,散居儿童发病数所占的比例要略高于托幼儿童。

  近日,卫生部通报了全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情况,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上海市卫生局提醒,当前正值手足口病、流感、麻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民要注意积极预防。

  据悉,《上海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已经下发,全市进一步规范了对手足口病病例以及重症病例和暴发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分析等要求;在全市部分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病例和症状监测,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疫情;卫生、教育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落实托幼机构晨检、预防性消毒等防控措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落实了手足口病的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了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同时,上海还加强了手足口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工作,制作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片,在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和楼宇等场所滚动播放。

  专家提醒,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这种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卫生习惯不良、个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触已感染病毒人员等因素有关。手足口病的特点是传播快、易流行,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一般一周内即可自行康复,只有极少数病人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手足口病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至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至7月发病形成高峰。

  专家强调,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疾病。预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同时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等。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接触婴幼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现儿童有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