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王:骨子里的不凡成就(上)

   2011-05-26 84

  如果你喜欢烟,你应该了解中国高档烟草品牌;如果你了解高档烟草品牌,你肯定知道芙蓉王;若你喜欢芙蓉王,你不会不知道芙蓉王品牌内在与不凡成就;若你还不知道芙蓉王,没关系,你马上会了解芙蓉王的神奇世界,了解芙蓉王在市场环境与国家政策发生改变时怎样巧妙顺势而发,一路向前。
 
  一、芙蓉王品牌成功占位(1994-1994底)

  1992年,国家烟草局成都会议上宣布卷烟价格放开,烟草行业进入专卖体制下的市场经济。一些厂家利用转轨机遇,向上调整价格,抢先占据中档卷烟市场。常德卷烟厂行销20多年的拳头产品“金芙蓉”与机遇擦肩而过,没有顺势拔高,缺乏中高档支撑的常德卷烟厂一时陷入困境。

  芙蓉王马上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部分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为高档香烟的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支持。白沙、红梅、云烟、红塔山等强势品牌出现,在中高、中档区间产生激烈的竞争。而高档香烟需求强劲;除了中华外没有别的高端品牌。芙蓉王敏锐的把握住价位空隙,94年9月30日顺势而发,推出芙蓉王迅速抢占25元的价格区间,占领高端市场。不仅回避了与中档、中高档烟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满足了日益增强的高端消费者需求,并通过“高端的品牌形象与一次成功的拍卖”牢牢抢占了高档烟市场的先机。

  芙蓉王小资料:

  芙蓉王第一阶段的传播语“华夏瑰宝,一王情深”,重点突出一个“王”,诉求“王者风范”、“王者享受”的“道具”功能,这极为切合当时的消费心理,达到“一呼天下应”功效。金色的立体字形成了芙蓉王特有的品牌识别,加强品牌识别的同时,与芙蓉王的“王者风范”的气质吻合。

  ——94年底长沙华天大剧场,两条“芙蓉王”以1208元拍卖成功,奠定了省内高档卷烟的地位。

  二、芙蓉王品牌壁垒(1995-1998)

  1995年后,行业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由统一的国家专卖政策转变为地方专卖管制,部分省份(尤其是产大于销的省份)相继出台保护地产烟的政策。并且先后冒出40多个“王”;如月兔王、沙河王、雪莲王、红枚王、尊王、豫烟王等等。众多品牌也纷纷向高档香烟进军,如陕西好北京、上海熊北京、杭州利群等。可谓是地方“群雄并起”,烟界“众王称霸”,市场一片“火热”。芙蓉王马上开始大手笔的造影响,树形象;首度借助电子屏、路牌、灯箱和立柱等户外媒体,用立体、三维的模式拉开高端形象的塑造之路,既构筑芙蓉王高端形象定位,扩大市场影响力;又构筑了品牌壁垒,成功地将芙蓉王卖到25元。

  芙蓉王小资料:

  1995年3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二届卷烟竞价交易拍卖会,与全国13个省市与常德卷烟厂签订了“芙蓉王”的购销合同,高端定位概念全国雀起。一举成为新宠。

  ——1995年,率先在长沙等大城市制作车亭灯箱,营造“王烟文化一条街”。
  ——1996年,率先大规模地发布立柱北京
  ——1997年1月,芙蓉王首创烟草行业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将怀化至北京的147、148次空调列车命名“芙蓉王号”。
  ——1997年起,精心打造的“芙蓉学子”的助学公益品牌。
 
  成果:

  1996年销量过万箱
  1998年2万多箱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