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建筑运行离不开资金,资金是商业运作的媒介之一。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在现代建筑条件下,企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加快资金运作的速度。特别是中、小型网印标牌企业,由于难以申请到大额贷款,企业的扩张必须盘活现有资产,以最小的资金总量来实现最大的建筑成果。
一、 企业资金占用的主要方面
1. 硬件投入:主要包括厂房、设备、通信、运输工具等;
2 . 材料投入:主要是购买原辅材料等;
3 . 使用人员的费用投入: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及与人有关的相关费用;
4. 办公费用投入;
5 . 投入与产出的一个时间周期内,依据生产量核算出来的资金垫底的投入: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的存货资金、在产品的滚动资金、成品库存和发运在途的资金、客户先用货后付款的周期存量占用的资金;
6 . 预防紧急事态的备用资金投入。
二、 企业资金需求总量分析
企业建筑运行的资金总量是和资金的周转速度紧密地连在一起的。以一个年生产销售5 000 万元的网印标牌企业为例:以产销率98%、利润率10% 计算,滚动投入的资金绝对值应为:5 0 0 0 /0.98 × 0.9=4 591.83(万元)如果前期硬件的资金投入在8 0 0 万元,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4 次/ 年,则流动资金的投入约在1 147.96 元,两项合计需要资金1 947.96 万元。如果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为5 次/ 年,则流动资金的投入就可以降至918.37 万元,两项资金合计就降至1 718.37 万元,可以节约资金229.59 万元。由此可见,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对资金的需求总量有很大的影响。
三、 企业资金的来源
自进入商品经济新时代以来,政府对企业的投资已经很少,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逐步退出中、小型企业已成为公有制企业改制的主流,以往企业资金主要依赖国家投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网印标牌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 . 合资方(或股东)为扩大再生产、上新项目而追加的投资资金;
2 . 企业设备折旧积累的资金;
3. 企业利润税后部分资金;
4. 银行贷款或企业借款;
5 . 企业上市募集的资金。
四、 资金周转速度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及其控制
任何企业的经济运行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运动的资金是越积越多,还是越流越少,取决于企业是否赢利。在一定的资金利润率条件下,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好。网印标牌企业的资金占用和所有规模企业一样,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够多次周转,在使用过程中实物形态保持不变的资产。企业中常见的固定资产包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流动资产是固定资产以外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所占用的资产,其主要表现在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收款、银行存款等。固定资产(资金)的周转速度是相对固定,以设备和厂房投入资金的回收来看,企业一般按国家规定的折旧率来提取资金并将提取额进入生产成本。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时,国家允许企业采取加速折旧法来提取折旧资金。已加速折旧的企业,可以比按常规折旧的企业获得双倍的资金。在一般状态下,企业的折旧资金额越大,企业发展的后劲就越足,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能量蓄积就越多。但由于固定资金一般在10 ~20 年左右周转一次,即使采用快速折旧也需要5~10 年的时间,这就决定了固定资金对企业发展特别是对技改的拉动力相对较小(除非是固定资金大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也较小。在网印标牌企业,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还是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也是资金控制的重点,我们不烦对其作深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 . 原材料资金占用与管理控制:原材料是企业资金占用的重点之一。原材料占用资金表现在材料采购预付款、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占用、库存备用材料占用等。原材料的浪费、积压、超饱和库存都会加大资金的占用,降低资金的运转速度。要减少原材料的资金占用就要首先研究原材料的采购与付款方式,这就要求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尽量减少材料采购的预付款。在同质同比价时,价低的货款应优先承付;供应商付款条件优惠的,生产商应给予供应商稍厚的一些利润以弥补供应商资金占用的利益损失;互惠互利有助于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牢固的产销链,实现资金合理有序的流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材料采购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生产商不仅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而且要优选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防止“人情采购”、“灰色采购”与“盲目采购”问题的发生。在不考虑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的情况下,原材料库存量和资金占用量是成正比的,在满足生产用料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减少材料库存。要科学地确定材料库存定额,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原材料不同的采购周期确定其库存时间。要定期对库存的材料进行分析,及时处理超时、超期库存的材料,以减少原材料采购资金的沉淀。对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的大宗材料上,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采购预测体系,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对铝材、铜材、塑料等材料,可以在低价位多库存,在高价位少吸纳。
2 . 外协件的资金占用与管理控制:外协件是委外加工的配套件,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在商品经济时代,网印标牌企业要在发挥自己生产优势的同时,善于“借鸡下蛋”。对自己加工成本较高的产品,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委外加工,委外加工不仅可以减少设备投入、资金投入,降低产品开发的投资风险,而且可以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迅速扩大产品产量。但委外加工的产品质量、价格,对最终产品销售企业的产品质量、利润会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还会造成企业的业务流失。因此,网印标牌企业必须注意理顺外协件的供应渠道,寻求最佳的“合作伙伴”。在公有制企业,由于产品利润与外协管理人员没有直接关系,产品价格“人治”的多、“法治”的少;即使私有化后,企业的所有工作也不可能由资本所有者承担;再加上信息闭塞、缺乏科学的审核体系和监督机制,外协产品质量与价格偏离的现象客观存在。这就要求网印标牌不断扩大外协加工的信息渠道,不断优化外协产品的价格审定体系,以提高外协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年产1 0 万台皮卡车的汽车企业为例:若汽车的平均价格为7 万元,则年产值为7 0 亿元。按外协件的年采购额占产值的20% 计算,外协件年资金累计付出额要达到1 4 亿元。如果控制有力,其价格每降低1 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资金1 400 万元。为此,汽车厂家普遍加大了外协产品管理。他们的做法有:“产品价格招投标,优者占大配套额”;“配套产品价格随产量的增加,采用6%、5%、4%、3%,逐年降价制”;“产品报价审核制”;“专业审核人员考核和定期轮换制”;“外协件采购人员考核和定期轮换制”、“误期交货经济责罚制”等。这些做法对保证产品供应、降低外协件的采购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值得网印标牌企业借鉴。
3 . 半成品资金占用与管理控制:半成品是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占用,其数量越大占用的资金就越多。因此,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降低半成品的周转数量,使半成品的工序停留时间最短。在实际控制中,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来制订日生产量,根据日生产量来制订半成品的周转数量定额。一些管理优秀的企业实行的“零库存”的管理,既减少了半成品的库存,又减少了生产准备场地的占用,实现了最大限度节约资金的目标。为了提高半成品数量控制的效率,企业应对生产线的各道生产工序进行生产能力的评估,减少瓶颈工序,以实现生产工序能力最大化。半成品物流也是管理控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物流距离越长,半成品占用的运输时间就越长,还会增加运输成本,物流不畅,就必然增加半成品的库存,甚至会为防止运输脱节而增加半成品的库存。要合理进行生产作业场地布局,尽量缩短半成品转移的距离,实现产品的有序流动。特别是网印标牌产品,表面质量要求高,搬运次数越多,运输距离越长,造成产品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加强网印标牌产品的半成品管理,实现半成品数量的最小化,必然带来半成品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对此我们不能小视,应付出积极的努力。
4 . 产成品资金的占用与管理控制:成品销售企业考虑到运输、周转、扩大销售等因素,都会适量做产成品的库存。即使以销定产的企业为保证商家的供货,特别是为汽车企业配套的网印标牌企业,为了防止订单集中时产品脱节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客户的预测计划做产品的备库。加上产品下线至发运的合理等待时间,产成品的库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占用一定资金的。由于成品在企业生产中价值含量最高,其占用的资金量就最大。因此,加强产成品资金管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若管理得当,资金占用的就少;若管理不当,就会超额占用资金,甚至出现呆账、烂账。特别是市场发生变化时,产成品积压滞销的风险就会加大,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产品积压、资金沉淀与损失。笔者曾经接触到一些为汽车、摩托车企业配套标牌的生产企业,都在抱怨汽车、摩托车标牌改型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有些汽车、摩托车厂家甚至将自己采购已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