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新模式

   2011-05-26 80

  “质量经营”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战略,它不是延伸原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而是以质量文化为主导,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以无缺陷管理为出发点,以优化质量、功能、成本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质量体系为保证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

    质量经营发源于日本,是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久米均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拓展,是质量效益型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一场革命。它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把质量管理和企业经营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走质理效益型发展的道路,使得质量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意义更加深远。所以说,质量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又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理念。

    l 市场经济孕育出质量经营

    1993年久米均先生出版了《质量经营》一书,他在书中论述了经营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企业不仅要把质量好的产品卖出去,还要赚钱,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以质量为经营的中心去追求效益;另一方面应该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经营的质量来追求企业的效益。

    从传统的“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发展到当代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战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从一个部门转换到了公司全体,尤其是公司领导层,这一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转变绝不是偶然,而是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下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994年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就提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如果产品质量不好的话,一方面商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失去其价值,另一方面商品卖不出去又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面临亏损。所以,在市场经济下,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质量经营也开始作为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支撑着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它越来越上升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战略。

    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文化、质量营销、质量诚信等多个层面。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的系统,既要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又要致力于提高资本运营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效益,提高资本增值盈利等多重目标。正是由于企业目标的多元性及其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行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质量效益的经营活动。

    2 无缺陷管理提升质量经营

    “零缺陷” 是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创造的词汇,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一种追求一次做对的习惯,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准则。无缺陷并不是说人不可以犯错误,而是指对待工作必须有一种坚持第一次就做对,符合所有要求的决心和态度。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不盈利的企业将失去生存的根本,但是把盈利作为惟一的目的,就有可能出现比亏损更大的风险。据资料表明:在制造业中,有20%的营业收入被用在对做错产品的修补上;在服务业,则把35%的运营成本诚信在了做错事重新再做上面。我们知道,产品质量不满足要求,必将带来产品的报废、返工或者降级使用,同样也带来原材料的浪费以及人力、财力等其他成本的增加,究其原因多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如果采取事先预防错误发生的管理体系,用少量的费用来诚信、培训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保证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达到“零缺陷”的质量控制目标,那么企业将节省大笔资金。

    3 顾客满意是质量经营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认为对质量的追求就是追求达标化、零缺陷,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等等。随着质量管理诚信和内容的变化,服务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必须以“顾客满意”为最终目标,建立起为顾客服务、使顾客满意的质量经营系统。

    “顾客”的涵意延伸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员工即内部顾客,以及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成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生产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同时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监测,从而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

    所以说,顾客满意战略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柔性经营战略,而顾客满意又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制胜法宝。

    4 以“人本管理”的质量文化主导质量经营

    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形成的,围绕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这种活动方式体现了企业独特的质量价值观念。其中质量的含义是广泛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诚信质量等很多方面。而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所以要提升经营质量,最终不仅要充分尊重员工,与员工利益共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

    世界顶级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发“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船”,那么企业文化就是“帆”,“人”就是舵手、船长。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是人才,而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

    通过质量经营,可以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经营成本,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士气,增强质量意识以及改进产品售后服务和提高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质量竞争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形式,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质量无国界”,质量竞争不仅不会受到世贸规则的限制,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还可以打破贸易保护壁垒。因此,实施质量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也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它会使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得到优势,让企业走上效益型的道路。

    

    

    

   

    

    信息来源:包装世界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