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看到,指纹打卡机分布在每座厂房及办公楼。有关人员说,指纹打卡机已经全部取代了以前的老式打卡机。这只是公司引入全新管理模式后的一个变化。如今,该公司管理的触角可谓“无孔不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这一整套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产生重大变化。
先从管理层“动刀”
近两年,新啤、乌啤引入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并结合公司实际,不断调整改进,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从抓制度的执行力入手,从用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员工队伍建设起步,坚持既要市场又要效益的经营思想,千方百计地挖掘销售、生产潜力,充分调动职工和客户的积极性。
该公司先从管理层“动刀”,加大中高级管理层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中高级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据了解,该公司内部培训每年十几到几十场,通过培训,管理者的目标更清晰,认识更全面,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确保了依靠管理实现高效益。不仅如此,该公司通过定期考核、评估,检查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追查存在的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使管理者时时有压力,不断激励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参加考核的人员说:“连老总都坐不住了。”
一流的制度催生一流的企业。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企业有序运行,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益。精细化管理从“一张纸”开始
公司总经理田野说:“现代企业要有长远清晰的战略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保证。精细化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数据化管理。”
谈到企业的管理,田野笑着说,我们制定的质量指标有几十项,财务指标有1600多种。用多少订书针,用多少纸,用多少灯泡,为什么别人用3个你用4个,都要填写理由。他说,包括吃饭,我们也取消了签单,一律现金结账,报销时要说明是请谁吃饭,什么业务内容,这就促使员工做事都要思考该不该花这个钱,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在员工的办公室里,打印机上没有纸,公司业务控制副总监李炳茂介绍说:“这些纸都纳入到成本中去了,成本就是管出来的。现在,我们尽可能都是无纸办公。”
据了解,该公司从2004年起实施综合管理评估和绩效考核,两套系统同时运行。先进管理系统模式中,光考核就有六大块:可变成本,固定成本,质量,管理费用,管理效果考核等。成本实行单独核算,精细化管理包括粮耗、水电气、啤酒花、辅料等等,每月的实际支出要和预算进行对比和分析,每月分析通报。消耗高的马上就会去学习消能耗的经验,然后物耗能耗就会全面下降。
谈起管理带来的变化,李炳茂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车间里三条生产线全都灯火通明,现在开一条线亮一条线的灯;以前打印纸随便用,现在你在废纸篓里看到的全是正反面都用过的纸。
在酿造、发酵、包装等车间,墙上挂有质量和生产能耗的各项指标,并从中提出质量焦点和能耗焦点,提出改进措施。
考核、评估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李炳茂笑了:“所有生产公司全部超额完成11%,明年的考核指标可能会更高,精益求精嘛。”
( 来自 国际酒城网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