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印了145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名单,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长城”葡萄酒成为葡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
中粮酒业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也是中国专业化、一体化酒类品牌推广及运营商,主要经营葡萄酒业务,核心品牌是长城葡萄酒,其概念营销成绩不俗。
华夏葡园的概念营销
上个世纪90年代,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酒质、口味缺乏理性认识,对葡萄酒的选购标准,急需引导。当时,华夏长城也印临着一系列难题:作为依托长城品牌的优质品牌,如何让消费者清晰地认识到其产品品质的优势,如何在“大长城”笼罩下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和个性,如何利用强大的资源平台将华夏长城的产品力转换为品牌力,如何让竞争对手难以跟进……经过详细调研,华夏长城确定了概念营销策略。
据统计,1999年国内真正懂葡萄酒的人极少,概念传播可以先入为主,激发人们产生更多兴趣,抢占消费者的第一心智。
国内有酒庄,但没有分级。波尔多作为世界葡萄酒的经典,有一套具有特色的酒庄等级标准,分级也成为消费者辨别高档红酒的重要标准。所以,华夏长城把产地品牌和分级概念率先导入。此成为国内酒庄干红标准的制定者。
通过“中国首个国际分级酒庄干红”以及按照国际标准打造的“酒庄干红”品类的开创,使华夏高档红酒品牌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支撑高档产品形象,突出华夏长城的产地优势和酿造干红的专业性,长城创建了“华夏葡园”这样一个产地品牌概念。
“华夏葡园”产地品牌的成功推出,将华夏长城从整个长城品牌中剥离出来,形成品牌区隔。同时,这对于华夏干红的销售体系和销售网络建设也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让它们可以在通路上给竞争对手设防。
“三好绅士”年份酒
上世纪90年代的红酒消费热潮过后,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低端产品,高端市场则被更多的进口葡萄酒所占领。国内品牌要想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必须给消费者一个支撑高价的理由。华夏长城引入了年份酒,除了借鉴国外葡萄酒产品概念之外,还基于消费者对酒类产品“越陈越香”的认知,这个认知使得年份酒有着庞大的消费基础。
1995年,华夏长城推出“三好绅士”年份酒,零售价定为95元,这与国产中低档酒拉开了距离,但又比进口酒更具竞争力。为了强化品牌区隔,华夏长城在印上进行了突破,主标采用白色,背标体现酿酒师形象,同时给每印酒都系上红色的小领结,突出品质感,在终端形成明显的差异。
“三好绅士”的成功推出,使华夏长城真正成为中国首家干型葡萄酒全国年销量超过300万箱的超级品牌。目前,华夏长城占据了广东75%的市场份额,其中一半以上是年份酒。
“特定小产区”的高端区隔
法国是顶级红葡萄酒的产地,法国好红酒判断因素包括A·O·C、小产区、年份、大生产区。而在这四个因素当中,关键因素是A·O·C,接下来是小产区(质量上乘的波尔多酒,只出现波尔多分区或酒庄),然后才是年份。
而目前,中国尚未建立A·O·C标准,由此可见,出于占位与建立竞争壁垒,小产区是判断好红酒的第一标准。而来自市场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个标准。2005年流行的评判指标包括品牌知信度、品种、口感、产区(最小产区)、年份、酿酒师,而专业品饮级的塔尖消费族群最关注小产区和酿酒师这两项指标。
小产区是中国红酒进入品位化消费的标志,代表着用红酒来划分级别的时代来临。华夏长城开创特定小产区时代的意义在于———把产品概念变成了行业标准,继续强化华夏长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华夏长城建立了包括葡园A区、B区、V区、H区、S区和T区等几个小产区,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产品体系。每一个小产区,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品味风格。
其中,华夏葡园A区干红是国内首个以微气候、小流域概念命名的产地酒,终端售价每瓶380元—400元之间。
在年份酒受到大众质疑的情况下,华夏长城借助微气候、小流域的概念,撇开了单品种酒、年份酒的影响,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产地酒的概念,成功塑造出了一个高端产品的形象,成为国内超高端红酒的代名词。
来源: 中国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