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员工培训效能最大化

   2011-05-26 5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包装”,软包装企业的培训也是如此。企业做员工培训,首先一点要明确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要做这场培训?通过培训要解决那些问题?要起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效果?培训何时做最为合适?

    软包企业必须要搞清楚的是因为员工积极性不足而要做以员工的心态调整为主的培训?还是因员工的岗位技术不熟练而选择做岗位的技能培训?还是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相关的培训?企业必须结合当前公司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培训的目的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

    在明确了培训目的的同时,还要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细分,因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包括同一部门不同的岗位),其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对培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点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决定培训时,一定要对其培训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根据其培训的需求安排相对应的课程。

  接下来就是选择培训方式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参加专家的公开课程?还是邀请专家到企业里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内训?还是通过购买课程包的方式组织员工收看?不同的培训目的及需求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合理的安排培训的方式。一般来看,公开课程由于学员的行业领域、素质高低的差异,讲师或专家都很难有针对性的一一去诠释和解决问题,公开课程大都内容比较宽泛,倾向于管理思维的拓展和启发,比较适合于中高层人员参加,这样比较用利于拓展其管理经营的思路。与公开课相比较,邀请讲师或专家企业进行内培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能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对于大多数软包装企业来说,培训过后就点到为止了。而忽视了后续的跟进和延伸。其实培训对企业来说应是一种体系,如果培训的效果是100%的话,培训的现场效果至多也就是30%,剩下的70%主要靠会后企业自身结合讲师的后续跟进和延伸来实现。某食品包装企业,在短短的2年内由一个年销售额只有两千万的企业上升到年销售额达到近1个亿。而在培训方面,该企业的年培训支出都在10万元以下,但是企业的精神面貌在每次培训后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员工的积极性都能在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团队配合和执行力都能做的非常的到位,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很多企业同行都感到非常不解,纷纷都去参观讨教。

  该企业负责人的解释却非常简单:每次培训会都当成公司员工思想改造和技能改造的会议,在会后,结合企业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把老师讲的每一点都真正意义地落实到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采取定期总结,分组讨论、岗位竞赛、培训师现场沟通等活动,和员工共同分享工作和学习的经验,让课堂学习的气氛一直延续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实践中去,真正让员工从中有所得,有所取。

    其实,无论是对于软包企业还是对于培训师来说,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的结束,最有效果的培训往往是课程结束后企业持续地跟进、贯彻以及培训师后期结合企业问题具体地辅导和指点。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结束后与培训师的经常性沟通也尤为重要。


信息来源:全球软包装工业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