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供应链管理工具主要包括物料资源计划、准时制生产、看板管理、持续改进、市场反应和全面质量管理。这些工具都很难达到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和提高价值链水平的目的。也就是说,以成本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已经落后了。
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产品多样化,供应资源的多样化和日益提高的客户要求对现存的供应链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公司必须认清怎样发掘供应链潜在的战略价值,继而确定供应链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过去,企业通过控制他们的各个作业部门的成本来实现供应链的增值。虽然他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和运作管理的层面。首先,公司必须认清怎样发掘供应链潜在的战略价值,继而确定供应链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供应链对企业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在完成连接公司、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和顾客的整个供应链的过程,即一个需求产生到需求满足的过程。供应链成本可能占到一个企业收入的一半或更多。而针对供应链管理的描述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中两种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从摇篮到坟墓”和“垃圾到垃圾”。供应链的过程始于原材料,直到产品被完全消耗或被回收才终结。传统的“6R”理论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合理的成本,按时、保质、保量,把顾客要求的产品运送到指定的地方。由于软包装产品是个性化生产以及量身定做,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较高,批量中数量差异较大,从几千个到几十万个都有,供应链管理显得相当重要。
供应链管理概念及内容
供应链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超越组织界限、完全协同化的供应链运营及管理体系。其所具备的独创的物料核算原理体系和完善的功能可协助企业管理整个供应链网络:从供应商评估到供应网络建立、从供应链规划到物料询价、从需求计划到产品配送。供应链是指依据顾客的定单开始的原材料选用、供应商的评估及选择、原材料供给、生产、产品的配送等一系列货物移动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供应链各阶段中发生的一系列业务实施的管理,协调好整个市场链的运作,目的是实现从降成本向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提升及转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套超越组织界限、完全协同化的供应链运营及管理体系。其所具备的独创的物料核算原理体系和完善的顾客沟通、管理功能可协助企业优化整个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管理(SCM)是协同业务系统(Justep Collaboration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协同业务系统是一个企业整体应用解决方案,能够涵盖企业所有核心业务和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协同、柔性的信息系统体系。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制造业只要拥有ERP 系统就足够了,然而ERP系统似乎只能解决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生产中的问题,而没有强调对供应链的有效整合。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以物流、信息流为基础,加强了与上游顾客(原材料生产商、代理商)、合作伙伴(物流企业、信息传播媒体)、下游顾客以及终端顾客等等的战略沟通与协作,通过进行对供应商评估、供应网络建立、供应链规划、物料购买、原材料供给、生产产品、产品配送等一系列决策,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链,获得了持续的竞争优势。有学者称:供应链管理技术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动力。有关供应链技术的知识资源和经验信息也得到了世界性的广泛重视。世界权威的《财富》(Fortune)杂志,就将供应链管理能力列为企业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这方面的核心能力,对广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
供应链管理的决策要素
作为有机连接上游顾客、公司组织和产品、物流企业、信息媒体以及下游顾客甚至终端顾客的供应链,必须实现从降成本向提升整个价值链的可持续盈利能力的转变。而供应链变革引发组织结构、基础设施、作业流程和管理系统的优化,特别是加强与上、下游顾客以及相关业务组织的沟通协作,以更好地服务终端目标顾客。减少库存、降低运营成本、确保供货期、提高顾客满意度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体现。供应链管理要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整合为顾客服务所需要的市场资源、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定价的约束条件等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包括以下决策要素:
■ 生产决策要素——顾客定单需求的产品是什么?需求量是多少?质量要求是什么?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所需原材料或半成品库存多少?需外购多少?价格是多少?所需资金是多少?生产能力如何?设备状况如何?生产进度如何安排?能否满足交货期?
■ 供给决策要素——生产所需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厂家有哪些?地理位置分布如何?质量保证能力如何?产品价格如何?与本公司沟通以及协作关系如何?交货期执行能力如何?
■ 库存决策要素——只有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应有适量的库存。过量的库存不仅造成成本增加,而且会衰减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而短缺的库存会影响顾客约定的交货期。因而需要根据产品市场形势和原材料的特性及价格走势,审慎寻求库存过量和短缺库存之间的平衡。
■ 选址决策要素——公司选址的决策决定于目标顾客需求,涉及原材料供应厂家地址、目标顾客地址等。一般原则是:轻工业公司生产线应适当靠近顾客;重工业公司生产线要靠近原材料生产厂家。
■ 运输决策要素——运输战略决策和库存决策一样,与满足目标顾客满意度密切相关。运输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运输。选择正确的运输战略非常关键,既要按期交货,满足顾客使用,又要降低运输成本,还要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任何损失;所以与物流企业的有效沟通是必要的。
■ 信息要素——高效的信息传递、分析和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价值链的提升来源于信息的运用能力。上、下游顾客管理系统、产品开发设计系统、ERP系统以及良好的沟通是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SCM涉及到两种流:信息流和物流。物流以信息流为指导,交互作用的、快速和高质量的信息流和物流是 SCM 成功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目标
企业必须在再造反应灵敏的供应链流程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好供应链战略、改进作业流程、发展支持系统,以满足不断细分的顾客的需求。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①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沟通,建立一个完整的物料传输流程。
②在减少库存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
③减少供应商数量,发展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降低总成本。
④灵活的供给和生产流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⑤快速、需求驱动的订单运输配送程序。
⑥确保供应链过程中的信息的准确性、相关性和及时性。
供应链必须实现组织结构、基础设施、作业流程和管理系统的再造,同时还必须与顾客、供应商和结盟伙伴进行整合。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快速协调好整个链条相关方的运作,达到减少库存、降低运作成本、确保供货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山西晋东公司是在ERP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供应链管理的,所以说,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十分有效的。山西晋东近年来主要在内部生产物流管理、上下游顾客的管理、产品线管理、库存及外部物流管理上下了一定功夫,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距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市场形势瞬息万变,顾客需求日益升级,无论什么产品都要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过程,晋东公司还应加强对自身在产品市场的不同阶段所在供应链角色的分析及定位,实现对供应链的战略管理,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
信息来源:全球软包装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