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17家名酒厂部分总工程师、国家评委到沱牌参加“六粮工艺成果鉴评会”,笔者应邀参加了该鉴评会,并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经现场考察并样品鉴评,沱牌在对浓香型大曲酒生产窖泥、制曲、酿造、陈勾等工艺调整的基础上,创新地采用其他控制生产法,使成品酒既保持了浓香型酒绵柔、爽净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雅、细腻、悠长的特色,使沱牌曲酒具有六粮浓香型酒的独特风格,产品质量在原中国名酒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沱牌没有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而是与时俱进,继续创新、继续发展,并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个性的产品,从而取得了工艺创新的突出成效,实属可贵,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2006年3月,应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邀请,本人再次来到沱牌,对该公司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考试的人员进行品酒技能培训。在品酒实践中,经本人亲自取样,与学员一道暗评该公司的高端、高档产品(舍得酒、五星、四星和精品沱牌曲酒),品酒结果令人惊奇。舍得酒和四星、五星沱牌曲酒,有着诱人的浓香、幽雅的陈香、细腻的多粮香,香气丰富令人神怡。特别是舍得酒口感绵柔醇甜,爽净利口,酒体完美,余味绵长,风格独特,可谓浓香一绝。从2001年底到2006年初,短短的4年时间,沱牌产品质量又得到快速升级,为我国白酒提高档次提升品位做出了榜样,积累了丰富而可贵的经验,使本人颇为感叹。
白酒市场经历了10多年的无序竞争,在价格大战、包装大战、广告大战、品牌大战中,白酒厂家有兴有衰,此起彼伏,白酒销售有升有降,此消彼长,犹如大浪淘沙。在动荡不定的白酒市场中,生产厂家越来越明智,以质量为本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需求,开拓市场创造新效益。白酒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智,由被动消费逐渐变为主动消费,不再跟着广告走,不再随着别人转。理性消费的特征是,不以华丽的包装和昂贵的促销品为首选,而是以物美价廉和物有所值为首选。一个优质产品,不是几个批次的优质,也不是一段时间的优质,而是有取之不尽的优质酒源保持长期的优质。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有着雄厚的优质原酒存量,是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提高的物质保证,广大消费者不会因其质量波动而遗憾。因此,沱牌产品的长期优良品质,无疑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视为首选白酒之一。
今年4月,又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川-161)邀请,笔者又到沱牌,为该公司参考的技师、高级技师考卷判分。从参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水平看,该公司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花了大本钱,下了大功夫。目前,沱牌拥有国家级品酒师20人、省级评委34人、专兼职尝评人员600余人,这不仅为该公司长期、健康、协调发展夯实了技术基础,也为本行业的技术队伍建设起了示范作用,此举可歌可泣,是一项颇有远见的英明决策。
在判卷过程中,见到一些模棱两可甚至众说纷纭的问题,结合对沱牌所见所闻,发现沱牌产品的快速升级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本人仅就个人水平谈谈看法,供同仁参考并敬请指正。
1 原料与酿酒、制曲的关系
优质的原料是酿制优质白酒、培养优质大曲的物质基础。所谓优质原料,外观看无杂质、无霉变。在化学成分中,酿酒原料要有较高的淀粉含量,这样可保证有理想的出酒率。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一般为7 %左右。过高的蛋白质会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产生大量的呼吸热,造成前火过猛,难以做到前缓、中挺,制曲原料则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它是微生物繁殖和产生香味成分的必需物质。不论酿酒原料和制曲原料都不要有过多的脂肪,由它分解出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产生不愉快的气味。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行业内少见的大容积、全自动的10万吨金属粮仓,可确保原料无杂质、无虫蛀、无潮湿、无霉变。这不仅降低了原来的晾晒成本,更重要的是杜绝了杀虫剂对原料的二次污染,保证了原料的安全,从而为酿造优质产品创造了条件。
2 曲药与酒质的关系
生产优质曲酒必须有优质曲药。优质曲药不应该以糖化力高低为主要指标,而应看它是否产生和积累诸多结构复杂、沸点较高的香味物质,以及产生更多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或中间体。大曲微生物虽然是被网罗、富集、纯化了的自然微生物,但毕竟是在人工提供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难免对生长条件有一定的依赖性。发酵的微生物是在粮醅(糟)扬晾、翻拌过程中,由空气、场地、工具等接入的野生微生物。大曲微生物只起到先导作用,而不是始终如一,贯穿始终的微生物。沱牌曲酒股份公司在充分认识到此原理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大曲生产一味追求高糖化力,提出“大曲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降糖过程”,并以酯化力作为衡量大曲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能更科学有效地衡量大曲质量,使沱牌曲药具有高品质特性,更适合酿造优质曲酒。
3 制曲环境与曲药质量的关系
自然微生物的种群、数量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种群和不同数量的微生物,这是人所共知的客观事实。就一般规律而言,空气微生物的分布是森林>丘陵>平原>沿海>海面。沿海地带难产好酒不足为奇,温带的丘陵地区盛产好酒理所当然。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春秋两季空气中霉菌较多,夏季细菌较多,冬季酵母较多。常年制曲因季节不同,曲药质量有所差别。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制曲车间,选址科学,地处丘陵,群山环抱,植被丰盛,空气湿润,并且很少有风,这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种群稳定的先决条件。加之配料合理,管理到位,为酿制优质的沱牌曲酒,提供了质量稳定的优质曲药。
4 关于曲香、糟香与粮香
曲香指曲药的感官香气。其种类较多,化学成分也较复杂。其中一部分来自制曲原料中的麦麸,其中含有的木质素配糖体,在高温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烷基酚类化合物。如阿魏酸、香草酸等,进一步发酵则生成4EG及4EP等。另一部分由蛋白质中的芳香类氨基酸被微生物分解为氮苯,并合成诸多的衍生物(如甲基、乙基、多乙基等)。还有一部分是曲料中的糠壳、麸皮中的戊聚糖,经微生物反复分解合成为氧茂、氮茂、硫茂及其衍生化合物;酒糟中的戊聚糖经多次蒸煮发酵,产生了比曲药更多的上述3类物质。这些物质多数不溶于水,但可随水蒸汽挥发被部分地蒸入酒中,大部分仍残留在酒糟中,形成糟香的主体香气;粮香是指各种谷物在蒸煮过程中,都发生热变反应,产生谷物不曾存在的香味物质,如米饭、粘糕、馒头都含有数10种不同的香气物质。浓香型大曲酒多采用混蒸混烧、续糟发酵工艺,所以粮谷的香气被蒸入酒中是必然的。单粮的香气不及多粮香,因而近年来许多厂家都把单粮改为多粮,沱牌也是如此,几年前进行了工艺调整后,在生产上将“单粮”酿酒调整为“多粮(六粮)”酿酒,使产品具有幽雅的复合香,并将粮香、糟香、曲香、窖香有机地融为一体,酒体醇厚、甘洌,具有多粮香酒的风格特点,工艺调整对沱牌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调整也是非常成功的。
5 窖香与窖泥
窖香指窖池的感官香气。具体地说是丁酸、己酸、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为主的混合香气,产生窖香的主要微生物是丁酸杆菌和己酸杆菌。窖泥是土壤细菌(丁酸菌、己酸菌、甲烷菌等)和放线菌栖息、繁殖的场所,可以视为己酸菌固定化的载体。传统的老窖泥是土壤细菌在窖泥中缓慢地自然消长。最终形成己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的一种)为主的群体,新窖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成熟,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培养己酸菌制造老窖泥,人工老窖泥对提高己酸乙酯含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推动了浓香型白酒的大发展,使他成了中国白酒的主体,历时30多年,仍有许多厂家解决不了窖泥板结、产酯不高或香气单薄、泥臭突出等问题。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培养老窖泥方面颇有建树,新窖产酒香甜纯净,无窖泥气味和其他异杂味,目前,该公司的人工窖泥培养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 原酒贮存与陈香的生成
新酒的一般特征是香气粗糙,口味糙辣。经过适当的贮存期,香气、口感都大有改善,白酒贮存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极为缓慢。丙烯醛、硫化氢自然挥发,使酒的香气细腻纯正,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紧密缔合,使酒体变为绵柔,金属离子与水、醇、酯等络合,形成单核或多核的胶核,进而形成胶团,使酒体更加醇和、爽净。新酒中的糟香经贮存后变为芝麻香或陈香,继续贮存最终变为幽雅的酱香。其变化机理是否与络合反应有关尚不知晓。不过这一事实是确信无疑的。事实说明,白酒的任何香气都可以在发酵过程中生成,在蒸馏过程中获得,而陈香、酱香在发酵、蒸馏过程中只能得到半成品,只有在贮存过程中才能得到成品。
白酒贮存容器多种多样,各有利弊。就有利于老熟而言,小容器好于大容器,陶坛好于其他容器,这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先陶坛后大罐的贮存方式,既有利于新酒老熟又便于质量分级集中贮存。同时,建立的“小坛原度贮存、大罐组合贮存、中罐调味贮存、小罐微调包装”的动态贮存模式,有效地确保了成品酒批次质量的稳定。
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由单粮改为多粮,是该公司的科技带头人率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踏踏实实、艰苦奋斗了几年,学创结合,以创为主,确立了自己的工艺路线。同时,该公司在创新中还不断总结和发扬固态法酿酒生产经验,研究和开发的“四三”原理和“三结合”技术(“四三”原理为揭示了酿酒有益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从单菌种-种群-群落的由少变多的自然生长过程;揭示了大曲、窖泥以及窖内发酵过程中“好氧、微氧、厌氧”原理;揭示了大曲、窖泥以及窖内发酵过程中“前缓、中挺、后缓落”的温度变化规律;揭示了大曲、窖泥以及窖内发酵过程是“物系、酶系、菌系”平衡过程;“三结合”技术为人工感官品评、电子感官品评及模糊勾兑三结合技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