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思路 换换模式

   2011-05-26 74

  第一个话题,超越竞争,才能赢得竞争

    超越竞争,实际上就是独辟蹊径,采取一种非常规的竞争方法来避开企业之间残酷的正面厮杀,形成一种优于别人的竞争态势。超越竞争有这样六条通道:

    第一,进入“无竞争领域”。这里“无竞争领域”这个词打了一个引号,因为市场经济不允许有无竞争的领域,如果无竞争的话,那一定是垄断。垄断是不适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所谓的“无竞争领域”就是你在某个领域里独占了技术制高点,使追随者难以在短期内追赶,比如微软的视窗、奔腾的芯片等等。

    第二,进入所属产业的高利润区域。在产业链里既有高利润区,也有低利润区,一定要想办法进入高利润区域。

    第三,进入差别和细分市场。比如在零售业里,至少有4 种连锁的形式,包括在大卖场、邓小平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这样一些已经形成规范的方式,这就是市场细分。

    第四,通过战略联盟化敌为友。

    第五,通过收购和兼并化敌为己,也就是变成一家人。

    第六,创造新的商业盈利模式。前年有一个成果是上海东昌西泰克第三方物流的经验,是创造新的盈利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这家企业给汽车总装厂提供零部件,工厂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数量多少,完全由它负责。物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不是从我给你提供产品的价格增加多少来维持,而是你利用我的服务方式后,我从你降低的成本里分享利润。这种赢利方式是创造性的。这就是所谓新的盈利模式。

    第二个话题,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企业危机或者风险一般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个是企业在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潜伏着一些容易产生风险的危机点,如果你不注意,到时候就像病毒一样会爆发;第二种情况,是属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件。

    在去年的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刘冀生教授曾经讲了一段很精辟的话,论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是独特的,特别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那些关键点,企业的领导者要特别注意。比如在企业的创业期,要更多地注意高层的开拓、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措;在企业的发展期,着重规模扩张中的投资安全以及战略本身的可行性,管理团队的忠诚度,组织变革能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的规模;在企业的成熟期,由于官僚化的倾向,机构臃肿、重叠造成效率低下,长时间不能对市场的变化产生革命性的应对措施,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到了成熟期以后容易产生的危机;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最大的风险可能是领导人更替的风险。

    认识到企业发展的规律,就可以预先有效地避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就中国的企业说,现在更多的企业处在成长期或者高速发展期,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应该采取的措施。国外有一些企业采取定期进行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由风险管理团队来进行风险评估,找出企业最近在市场、技术开发、人员等方面有什么问题。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以后再去补救。

    第三个话题,企业管理应从5S 做起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小女孩,每次回家进门,都不把鞋子摆放好,屋子里就显得零乱。母亲为此经常说她,但没有用。父亲想了一个主意,用粉笔在门口一角按照女儿的鞋子描绘出一双鞋形,告诉女儿:“进门后,请把鞋子放在粉笔画出的鞋底图形上。”偶尔有亲友或小伙伴进屋不小心把鞋子碰歪了,小女孩也会将其移正。大约两周后,地下粉笔的痕迹消失了,但小女孩从此不再乱摆鞋子,而且随时都将鞋子摆得整整齐齐。

    看似普通的家庭琐事,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企业管理理念:5S 管理。小女孩父亲的做法符合了5S 管理中的定置管理。在一些车间,各种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满地都是;有用的和没用的混乱难以区分;设备、台架、工具箱、墙角,多年的积灰无人清扫;有些“深藏不露”被人所遗忘;为图方便,电线乱拉乱接⋯⋯之所以有如此现象,就是人们没有好的工作习惯,企业没有实行5S 管理。而上面这些不良现象均会造成各种浪费(场所浪费、成本浪费等)。

    何谓“5S”?5S 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而前四个项目是为素养而服务的,可以说5S 管理最终是改变“素质”,从根本上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人文素质、个人修养、思想道德。推行5S 管理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短时间就能看出管理效果,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员工的改变。“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5S 管理在各单位不断的深入开展、巩固,不断开邓小平结果。在全员的参与下,企业内地面干净整洁,材料、半成品等整齐地摆放在指定区域内,标识清楚,机械设备崭新亮丽,车间道路顺畅、清晰,员工们能处处感觉到5S活动的气氛,时时保持着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断地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5S 管理是现场管理的一种。现场管理是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企业决策层的方针目标最终都要在现场管理中贯彻落实。而现场管理水平则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企业管理就应从小事做起,从5S 做起,这将会为我们的企业通向成功铺平道路。华龙包装公司已经进行5S 现场管理,员工都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摆正一张纸板,放好一辆拉车,节约一滴水⋯⋯真正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园”。

    第四个话题,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

    “责任、忠诚、高效”是企业发展之歌中高亢的旋律,需要人人高歌,也是企业管理之弦上最优美的音符,时刻都在跳动。高效必须建立在负责任的基础上,忠诚更是高效必不可少的润滑油和助推剂。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精干、廉洁的组织队伍,更是每个企业孜孜追求的目标。围绕这个话题,摘录下面一段文字,供包装企业家参照。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苛希纳定律是这样说的: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多了4 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 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 倍。荷希纳定律阐明了一个道理:人多必闲,闲必生事;民少官多,最易腐败。由于实际的人员数多,诸多弊端由此产生,形成恶性循环。苛希纳定律告诉我们必须精兵简政,寻找最佳的人员规模与组织规模,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精干,成本合理的经营管理团队。

    企业通常都有一种不因事设人而因人设事的倾向,造成企业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人员过多,严重超出实际需要。这种状况使企业难以摆脱多头管理,办事环节多,手续繁杂的困境,难以随市场需要随时调整经营计划和策略,从而使企业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力。只有缩减不必要的管理人员,才能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而惟有精简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建立精于的组织还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大幅放宽权限后,促进了员工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打破了过去那种逐级晋升的垂直移动,取而代之的是以水平调动的方式来磨炼员工的创新精神。要想使你的组织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就必须先给你的组织“瘦身”。

    苛希纳定律告诫我们,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对企业“瘦身”计划的实施和提高企业效率至关重要。

    真理往往是简单和朴素的,简单和朴素的真理又常常被忽视。早在1978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与否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

    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邓小平同志深刻而通俗地指明了解决名为“集体负责”,实则“无人负责”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必须克服人多不负责的现象,建立和完善各种科学而严格控制的责任制。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是解决苛希纳定律现象的根本方法。

    第五个话题,企业文化的作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没有企业利润,企业文化便是一句空话。同样,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反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何谓企业文化?目前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众说不一,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名词。但中心和共同点有一个,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人们心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因此企业文化既不像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在报表上体现效益,也不像储蓄卡存钱一样清清楚楚,而是品牌价值的提高和无形资产的积累。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行为取向,进而决定中层文化和表层文化的状态。

    我国企业文邓小平家钟宗扬指出,企业文化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规范功能。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进行企业兼并、扩大规模是大势所趋,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必将取代落后的模式。因为她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凝聚、约束和支撑企业。

    日本松下幸之助在论述企业管理时说,当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