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勤沟通 气氛和谐听“六讲”

   2011-05-26 73

    构建和谐社会,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细胞,车间是企业的核心主体,因此构建和谐的车间管理氛围,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眼的一件重要工作,在车间管理中强调讲政治、讲文明、讲艺术、讲道德、讲大局,讲制度“六讲”,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与目标。

    一、讲政治

    作为车间现场管理人员,要始终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管理车间。要做到两个主动:一是主动配合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无论是白酒市场还是食品、包装印刷,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党委保持一致,以稳定大局、促进生产经营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拉近群众与管理者的距离,减少因心理的差距造成管理失误,才能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二是行政管理主动支持,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配合,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员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生产经营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二、讲文明

    在与员工谈心中了解到,许多员工真诚地说到,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只要求车间领导能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说话,因为员工也是人,也需要人格的尊重和平等。

    目前在车间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粗放管理现象,车间管理人员不注意使用文明语言,高声、大声、厉声喝斥,甚至使用粗俗的语言以达到管理的目的,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势必造成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情绪的对立,势必造成“以我为家”的企业精神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车间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员工,也不能等同普通干部,更不能等同一个军阀,俗话说:“声不在高,有理则行;话不在多,有情则通。”提倡人性化情意管理、科学化素质管理、理性化制度管理,切实加强车间现场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讲艺术

    营造和谐的车间管理氛围,并非是指不要大胆管理,对不正之风放任自流。而是要讲究艺术性管理,既要讲理也要讲利,要多一些换位思考。 加强内部沟通,建立并倡导以“真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理念是建立和谐车间的重要内容。车间管理团队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应准确把企业的管理意图传达到车间每一个员工。真正落实到车间日常生产、生活、工作中去,搞好团结协作,逐步在全车间形成一种“人人都把事情做好,我为他人创造条件”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讲道德

    如果管理人员能以理服人,以较好的人品待人处事,相应地车间员工也能尊重你,处处为车间着想,事事为企业出谋划策;反之,员工以厂为家的理念永远是一句空话。

    五、讲大局

    车间管理并非简单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如何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从如何提高企业凝聚力,从如何提高车间管理制度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事事处处从大局出发,不能狭义、浮浅地理解为只要把生产抓上去就行了,其它与我无关。

    六、讲制度

    制度管理是车间管理的一大重要措施。对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应及时更新制度,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循,从各个方面规范自身和员工的行为。这样整个车间的工作也就有了章法,管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为车间管理人员,要把思想教育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督、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内容和要求贯穿到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四有”职工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真正形成合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能。  
    

    转载自:中国包装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