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设备为你赚更多的钱?(上)

   2011-05-26 68

  从环境生产企业设备管理水平、设备维护水平的高低,可以看出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设备管理水平、设备维护水平的高低,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将决定企业的成本、决定企业的环境效益、决定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生死存亡。在今后的企业整体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占企业整体管理中的权重将越来越大。对于这一点,各纸箱生产企业不应只是简单的重视,而应该是加大力度,重点去抓,并抓到实处,以提高企业设备的管理水平。如何把这个“二线”的事情当做一线的事情来处理,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验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管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二级纸箱厂设备管理及设备维护现状

    1.纸箱行业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设备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纸箱行业的蓬勃发展是近十年的事。行业发展快,促进了我国纸箱包装企业的发展,但生产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成长和进步却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进度。具体体现在:外资、台资及珠三角地区企业设备管理及设备维护状态较好,长三角地区及内地的企业设备管理及设备维护状态一般。纸箱生产企业中,大多生产操作工人不懂机器原理,缺乏设备保养、维护常识。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和维护保养不及时,或根本不维护、保养,导致非正常停机和造成机台损坏,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大多民营企业中,一般都以能及时维修,保证设备运转,不因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质量、产能、交货期来要求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企业对设备的基础管理普遍较差。企业要求设备维修人员懂电、懂机械,有电、汽焊操作技能,因此,造成了设备维护人员不擅设备的维修及设备管理工作。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大多是“救火队员”、“换件工”,对维修、检修后的设备精度根本不清楚或不关心。真正能按规范检修、按规范管理设备的纸箱厂少之又少。

    很多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是从设备维修人员中提拔起来的,对设备管理的系统要求了解不全面。设备维修人员的来源大多是非本行业(改行)的人员,受过正规、系统训练的专业技能人才很少。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维修人员大多是靠在纸箱行业从事设备维修时间长而积累的经验来管理、维修设备。设备管理人员不懂管理方法、设备维修人员看不懂机械图纸、不能绘制简单的零件机械图纸、看不懂装配图的情况,在纸箱行业中也不少见。相当一部分维修人员不懂机械原理,缺少维修常识,给设备维修带来困难,甚至损坏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就更谈不上对生产部门及操作员工做管理和技术指导了。

    以上情况似乎有些夸张,但确是事实。从这个侧面也看出许多纸箱企业粗放经营的特征。

    2.纸箱企业中的设备管理组织结构状况

    (1)规模较大、管理好的企业,人员配置一般比较合理,企业一般会设置设备部(科),并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

    (2)大多企业只设置设备组,或将设备维修人员划归生产部门直接管理,甚至还有不设专职设备维修人员的。

    3.纸箱企业中的设备基础管理状况

    (1)规模较大、管理好的企业,设备档案齐全,有设备检修计划,有备品备件计划,备品备件齐全,检修保养点明确,有比较齐全、比较适用的设备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并且执行得较好。

    (2)有相当多的企业,基本就没有设备管理,甚至连设备台帐都没有。

    4.企业老板对设备管理认识的普遍误区

    (1)只要维修人员技术过硬,维修速度快,不特别影响生产就可以。只需要配置设备维修人员,而配置设备管理人员会增大成本。

    (2)设备管理工作差一点不会影响生产。

    (3)不愿意对设备管理、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投入,怕给他人做嫁衣裳。

    (4)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十分明确。

    (5)对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不重视。

    (6)设备管理的考核很难做到。

    (7)设备技术寿命、设备使用寿命对生产和成本的影响不好统计。

    (8)设备没有不出问题的,对成本的影响已在预算中。

    (9)设备精度降低是不可避免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只要在允许范围内就可以。

    (10)设备运行率的高低不只取决于设备。

    由于以上所述弊病的存在,企业的设备要想在长期运作中保持正常,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问题,就会经常出现设备管理、维修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指责、推卸责任、扯皮的情况。

    由于设备的问题,就会使生产部门增加操作难度、增加操作调整时间、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停机时间、打乱生产计划、延误客户交期。

    反映在成本上,就会增加能源、生产原材料、生产辅助材料、人力工时的损耗。

    反映在设备上,设备达不到设计、使用、技术等寿命,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由于产品质量、延误客户交期等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成本损失更是很难计算的。

    以上只是针对国内部分有纸板生产流水线的纸箱生产厂设备管理的现状,做了一些具有共性的、简单、但不全面的分析。

    纸箱厂的设备管理及具体做法

    1.设备的系统管理

    设备管理从理论上讲,一般可分成三个层次:

    (1)高层次的设备管理

    主要是指企业为组织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而规定的设备更新、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及重要设备的引进、购置及决策;在近期内,重要设备大规模检修的计划和组织实施;企业内部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等等。

    (2)中层次的设备管理

    为实现高层次所规定的各个项目、方案所开展的组织、协调、保证、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在企业主管的主持下,以设备部门为主,或在设备部门的参与下,会同相关部门加以组织实施。这一层次的工作重点,经常是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避免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脱节与内耗。

    (3)作业层的设备管理

    也就是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作业层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生产现场的运行特点,有效地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的正常秩序,促进生产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地运行。

    2.设备运行管理

    纸箱厂的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作业层的设备管理。也就是现场设备运行管理。现场设备运行管理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

    (1)重点设备管理

    它是现代管理方法──ABC 管理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它是按照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不同,把设备分为重点设备(一般是A 类设备)与非重点设备(一般是B 类设备)。

    (2)效益系数管理

    针对不同设备的效益系数加以管理,如采用不同的维修与改造对策。如某企业单台设备环境效益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台设备环境效益系数=设备年产值/年平均折旧额+年平均使用费用

    (3)设备工作程序管理

    一般是指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检查、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更新等。

    在以上管理中制定设备点检制度,确定点检标准等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可行、效果明显的好办法。

    (4)设备检修的计划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

    (5)设备保证体系管理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止设备故障的产生。特别是对只有一条流水线或重要、交货期要求急的订单,又必须在这台设备上生产的产品,一旦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带来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针对生产现场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与及时、迅速地处理,尽快恢复生产,把相关的对策与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保证体系,加以有效的管理。

    (6)设备的全面故障管理

    故障的要素,包括故障部位、现象、程度、发生时间、频率、原因等,对这些进行全面有效地监督、控制、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消除故障。

    3.现场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制定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标准。包括性能、精度、效率、运动参数、安全、环境保护层、能源消耗等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2)制定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标准的原则:

    ①设备性能良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功能达到原设计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

    ②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③原材料、润滑油、动能等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3)制定设备考核管理办法,确定设备完好率。

    (4)制定设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