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一切经济价值和战略实力均来源于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和驱动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途径。从企业战略到管理模式,没有永恒的必胜法宝,只有依时而变,变革创新,才能百战不殆。因此,对妨碍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加以探讨,对于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金字塔式的官僚化组织模式
等级森严的官僚化组织模式,管理层次多,机构膨胀,信息传输慢,决策迟缓,上下沟通不良,养成许多随大流的雇员。这些雇员根据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管理哲学,目光短浅地服从命令,照章行事。员工不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切创新的行为都被视为破坏性的和怪癖的、邪恶的和不正常的,一切变革都被认为是造成了太多的麻烦,引起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抵制变革成为标准的操作程序,自我保存行为则成为标准的生活方式。在这种保守性的组织中,一切创新的计划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整个组织犹如“机车型”的运转,只有火车头是动力,而后面的车厢只是被拖着走,这就是组织的惰性。地理的变化对于惰性的组织是毫无意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伊利亚·普里戈金研究证实:“系统越是复杂,其稳定性就越强”,只有不那么复杂的、较简单的组织才能适应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也指出:“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侵蚀,甚至吞没了。”
二、厌恶风险的战略决策模式
现代企业竞争中利润和风险是并存的,如果风险小,追求者多,利润就会少。如果风险大,追求者望而却步,得到的利润就会高。企业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离不开风险决策:决策投资者有风险,决定转产有风险,经营有风险,进货有风险,卖货也有风险。世界上不存在毫无风险的经营,竞争本身就包含了风险。创业者将资源从生产力低、产出少的状况转为生产力高、产出多的状况,从无到有,当然存在不成功的风险。但只要稍有一点成功,所带来的报酬足以补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比起安于现状来,创新的风险小得多,而更大的风险是“什么都不干”。因此,一味地追求安全完善,不敢作出风险决策,就可能错失良机。即使有一个100 分的机会,如果左顾右盼,结果也只能得到50 分;但如果果断行动,大胆决策,即使只有一个60分的机会,也可能获得一个100 分的满意结果。但风险决策不是随意的瞎决策,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前思维和预见能力,敏锐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走向,探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赢得事业发展的良好时机。
三、目光短浅的功利经营模式
创新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任何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为了未来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以目前的巨大投资博取潜在的未来的巨大回报和长期利益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着眼于长期利益,并以这种方式对待其消费者、供应者和雇员,短期利益也将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公司决策者思想麻痹,自认为财大气粗,不作精打细算,只注重短期盈利,缺乏宏观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钱地理出去了收不回来,结果将是一损俱损,企业元气大伤。目光短浅的经营者更是为了透支未来而不留余地、不计后果地上项目,杀鸡取卵地获取超额剩余利润,雁过拔毛地掠夺环境,坑害消费者、供应者和雇员。任何创新对他们来说,都是利益的最大损失。
四、傲慢自大的夸耀行为模式
一般来说,人们在弱小和失意的时候,较能谨慎从事,管理好自己。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认为自己功成名就,非常了不起,因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丧失警惕,就不大可能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就不大可能以革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就不大可能谦虚好学,奋发进取,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新的机会将因傲慢的无所不知和眼睛的极度近视而丧失,一切创新的机会和途径也将被封锁。所以说“骄兵必败”也就是这个道理。傲慢自大的态度和行为在任何地理中都将是固步自封,自我毁灭。尤其是在市场和产品都迅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现在最先进,转瞬已落伍。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否则,面对日新月异的地理和市场,将难逃失败的厄运。
五、单一狭隘的开发创新模式
企业管理创新的空间和领域很宽泛,创新不仅仅是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还包括比其他人更好地进行包装、定价、上市、推销等等能力,包括业务流程的重组、人才资源的高效利用等等。一般来说,企业应实现十大创新,包括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形象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产品研发创新搞不好,固守陈旧落后的技术、产品和设备固然不会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其他方面的创新也很重要,如管理理念的创新,组织机构的创新,决策和沟通机制的创新,控制工作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等。凡出色企业除需有长期优异经营实效,即良好财务状况外,首要在于具有高度革新精神。此处之革新精神,不可仅限于“能研制出新产品或服务”这种狭义的理解,必须更广义地理解为“能对迅猛变化之环境十分敏感,能灵活、敏捷地作出有效的反应”。这是企业在当今竞争剧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与发展之首要条件。
六、闭塞僵化的企业文化模式
任何企业的文化模式都是其创新能力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企业越大,企业文化越老,对人的精神、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控制就越强,就越是不能容忍个性和冒险。在闭塞僵化的企业文化环境里,讲求的是既定的规则、秩序和行为的整齐划一,违背个体的自主独立性和求同存异性原则,公司章程和行为准则被机械地遵循,千人一面地机械应酬,没有员工的个性发展和自由,因而也就没有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和基础,企业也就缺乏创新活力,犹如一坛死水,守着僵死的成规陋习苦苦度日,用机械的低效率的办法,维持现状,停滞不前,最终必定会导致死亡。闭塞僵化的企业文化对创新和变革是一种障碍。只有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才有助于企业关注创新,激励创新,捕捉创新和利用创新,使尽可能多的新点子、新设想能不断地、及时地转化为利润,赢得竞争的胜利。
转载自:中国包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