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现象

   2011-05-26 72

    杜书伍先生现任联强国际集团总裁兼执行长。杜先生首创销售、配送、维修三合一的创新经营模式,在杜先生的领导下,联强国际集团已成长为亚太最大3C通路商,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IT 百强第四位,并获“台湾十大国际品牌”、“台湾最佳管理企业”等殊誉,杜先生个人也被推选为“台湾信息产业开拓史十大关键人物”。

    “ 在业绩的拓展上,豆芽现象十分普遍,追求短期绩效而忽略实质内涵‘豆芽现象’,俯拾可见,值得警惕。”

    大家都吃过豆芽菜吧!豆芽生长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短短一夜之间,竟能抽长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来既壮硕又饱满。然而,豆芽的质地却异常脆弱,稍遇外力便应声断裂。迈入信息科技时代,事物的变化极为快速,个人与组织为因应外界环境,追求短期绩效而忽略实质内涵“豆芽现象”,也俯拾可见,值得警惕。

    第一种豆芽现象,出现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职场新人初学一项专业,由不会到熟的阶段,大致能掌握专业的“形”,学得快的话,很快就会觉得“学会了”,随后,即急于转进其它领域,却同样只学到“形”就急于转换。表面上看来学了很多,其实都只学到该行业的“常识”,真正要用时便不堪一击。(请参考“知识与常识”一文)

    第二种豆芽现象,出现在主管的部门管理上。有些人自基层擢升后,忽略了身为主管,一方面要精通部属所负责事物,以辅导、协助部属,一方面则要学习了解人的行为,以及组织人才团队作战的技巧,才能展现出部门绩效。还不够融会贯通,就急着想再往上提升,不再过问基层业务,以分层负责的名义,将大部分的工作交由部属完成,久而久之却对基础运作愈形生疏,也无法辅导员工,同样是犯了“豆芽现象”的毛病。

    在业绩的拓展上,豆芽现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说,为求短期内提出漂亮的业绩表现,在未建立产品或客户基础前,即以导入少数几样明星产品、服务少数几家重量级客户的方式,很快建立起亮丽的业绩。然而,倘使未能及时建立有系统的经营方法,一旦明星产品需求骤减,或者是客户转移采购时,业绩即会大起又大落,岂不也是一种豆芽现象?观察大多数发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着“豆芽现象”,原因何在?豆芽的质地脆弱,内里纤维含量不高,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抽高,并非内里坚实,实为充斥大量水分,一弹即破。相对而言,一年才成长一、两公分的植物?桧木,质地十分坚韧,内里的纤维既粗壮又密实,长得虽慢,却以深耕密植之势,依序逐步成长。因此,即便是狂风大雨,也不易折损其枝干,且愈长根基愈显稳固,与豆芽的脆弱,恰成鲜明对比。

    但是,桧木长的虽慢,并不代表可以放缓脚步、虚度光阴。桧木的“慢”是不躁进,针对事物的细节仔细琢磨,随着经验的累积淬炼火候,且学习到新领域时,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进旧领域。如此一来,向上成长时,才能同步增加下层的扎实度

    链接

    联强国际(Synnex) 集团是针对高科技产业供应链,提供整合型服务的跨国性公司。总部位于台湾,销售全球三百大领导品牌、五千项产品,营运据点遍布全球16 个国家与地区、141 个城市,为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高科技通路商。

    

    转载自: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