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困局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2)

   2011-05-26 70

   分析发现,我国企业陷入竞争困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明晰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企业对自己的业务所作的长远规划和资源配置纲要。企业上下目光短浅,没有明晰的业务规划和资源纲要,就是没有明确本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来源,无法确切地使用自己的所有资源,导致了对资源的混乱调配,丧失了树立核心竞争优势的机会。

    2、轻信多元化发展的神话。

   很多陷入了竞争困局的企业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轻易地导入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想从更多的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正常的,可以市场多元化,但是很多企业却采取了产品多元化,与自己非核心业务的竞争对手相比较,既弱化了品牌的形象,又流失了既有的忠诚客户。白酒的名牌去经营洗发水,肥皂的名牌去经营面包,就像香水的名牌去制造马桶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3、漠视持续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造成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技术、管理、产品、营销、服务等各环节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塑造竞争能力的基础,然而,我国企业在持续创新方面比较欠缺,产品开发不是以客户为导向,而是以竞争者为导向,盲目跟进或者模仿,产品无差异,由此造成供需严重不平衡,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人为加剧,造成过度竞争,只能在价格战、房地产战的泥潭中苦苦支撑。

    4、缺乏科学经营管理的人才,尤其是市场策划、销售管理和营销工程类人才。人才是制胜的法宝,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学技术的生产性作用愈加突出,以现代的科技为基础的经管人才更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中从事营销工作的多数为非专业人员,即便是接受了系统专业房地产的营销人才,也缺乏定量分析的工具和系统决策的模型,缺乏精确销售管理的方法和房地产技术的应用,缺乏准确的销售预测和严密市场策划。这正是我国营销教育的弱项,对于营销人才的培养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

    5、政府干预的实际效率不够明显,宏观房地产的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完全自由的竞争并不重视社会的福利,仅以企业的角度出发赚取利润,尤其是房地产、私家车这样的高利润行业,在宏观市场看好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干预,通过政策的变化抬高行业壁垒,降低市场需求。从行业角度来讲,并未有健全的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在行业供给中没有任何有效的警示信号,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理性转向了非理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