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机业第二届年会鲁兵发言:自主创新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上)

   2011-05-26 89

    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起点,我国正进入政治、经济及社会进步发展的新时期,印刷工业在深化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以及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将近十七个年头,印刷工业出现了以下新的变化:

    一是不论是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装备水平及印刷机械制造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时速75000张/小时的报纸胶印轮转机等一批印刷机械产品研制成功、问世就是例证;

    二是经过战略重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产生了一批年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出口创汇逐年提高;

    三是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生产集约化的印刷工业园区正在蓬勃建设发展;

    四是品牌战略意识大为加强,市场竞争形态有了明显的提升;

    五是北人香港上市及上海电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这不仅是我国印刷工业国企产权改革上的重大突破,也为印刷工业在资本运营及跨国经营上创出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六是印刷工业新一代企业领导已经形成,这批领军人物年富力强,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目光远大、多谋善断,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这将是中国印刷工业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

    例如,自己的企业拥有多少项产品专利技术?有几项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企业产品的研发投入是否已达到销售额的10%左右?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有多少是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标准?现有的产品合格标准有多少是这五年制订的标准?本厂的产品设计人员及工艺技术人员是否达到全厂技术人员的15%以上?本厂的高级技术工人是否达到员工总数的30%以上?对产品设计人员的奖励机制是否建立?出口产品销售额占产品销售总额的比例是多少?本厂产品占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份额是多少?本厂是否拥有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中国名牌及省市名牌?

    有时我也常常听到企业领导包括印刷业的用户这样评价我们的产品:稳定性差点,精度差点、密封性差点、材质差点、装配工艺差点,具体说差在哪儿,差多少,如何改进,则不甚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机械行业曾将一项项产品与发达国家知名品牌对照,从设计到工艺,从具体加工参数到工艺过程,逐项对比,找出差距与不足,寻求对策,加以改进与提高。这些做法我认为对当今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仍不失借鉴作用。有了具体目标才能发动技术人员及员工找准自己创新的方向,才能使创新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自主创新并不是自我创新,还要链接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包括高校研究机构,质检部门,客户材料供应部门),也包括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主观能动性协同攻关,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过去我们常以价格低于进口的40%、50%来宣扬自己的产品优势,有人建议将来向客户推销自己产品,不仅要说价格上便宜多少,还要向客户介绍我们产品性能比海内外同类产品好在什么地方,比同类产品效益质量优越多少。当然,这是建立在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创新的技术,有了更多的中、高端产品基础之上的做法。产品过硬了,实力雄厚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甚至能够影响市场。

    无轴技术早在1997年芝加哥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已经面世,而我们有的印机制造厂家现在却说是技术上最新成果。现在见之于报章杂志,会议讲话,自主创新的口号屡见不鲜,但是真抓实干、落在实处的有多少?我想我们的企业领导不仅要搞好公关,对于技术创新方面的艰苦细致、实实在在的工作,也要多投入一点精力才好。要知道,没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印刷机械产品是进入不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行列的,仅仅依靠公关、促销手段而没有技术含量的、性能落后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树立品牌战略意识的问题。今年9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名牌暨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在这次表彰大会上,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审认定787家企业的856个产品,被评为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加上今年新评出的三项产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共计十项。

    中国名牌产品工作实施七年来,共产生了1957个中国名牌产品,其中60%以上的产品都是以自主品牌出口。据统计,目前广东拥有298个中国名牌产品,浙江省为289个,山东271个,江苏234个。机械工业到今年9月共有68类产品,258家企业268个产品品牌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印刷机械已被列入2008年的推荐名录之中,现在行业协会正与企业一起加速推进申报程序,为争创印刷机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而努力工作。

    据荣剑英所著《品牌另一种制造》一书中的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品牌意识为37%,九十年代初期为52%,九十年代中后期为60%。而美国企业管理人员品牌意识水平平均为95%,这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美国企业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这一点应该引起我国印刷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与思考。广告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但也不要过分夸大广告的作用。把对品牌的理解简化成广告造势,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有的企业反映,仅一年参加展览的花销就达几十万到几百万元,我们近来确实从有些展览会上看到的装饰、布展是越来越豪华,就如同当前月饼过度包装一样,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多数专业观众来参观展览会是看产品的技术性能,质量的,而不是看装修水平的,我们不否定必要的装饰,但如果把过度装饰的费用及有些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的展会费用节省下来投入到产品改进与提高的研发中去,我认为将会对企业品牌培育更有好处。

    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企业文化是反映时代特征,也反映了企业开拓进取的文化品格,在印刷工业中,像北京华联,深圳雅昌及鹤山的雅图仕印刷公司等一批企业经过实践,积累探索出了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文化战略的思路。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它含有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等一系列的内涵及要求,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诚信原则、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重视环境的科学发展观、互利双赢的竞争手段、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都应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想用今年9月刚荣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荣誉的浙江民营企业万向集团的案例来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万向集团始建于1969年,主业为汽车零部件,经历了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发展轨道。现有专业制造厂32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主导产品国内占有率达65%以上,在海外8个国家分别设立了18家公司,产品进入了美国通用福特等国际大公司的生产线,覆盖了世界60多个国家与地区。现为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20户重点企业之一。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250.15亿元,利润12.40亿元。出口创汇8.18亿美元。鲁冠球董事长说,要使万向集团成为拥有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大公司,万向集团要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它的企业作风是不赶时髦。不搞形式,不讲假话,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等一系列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使用、奖惩机制等具体措施。

    万向集团这些带有原则性的文化创造由于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企业实际,长期以来对员工起着教育、激励、规范、约束等多种作用。从而对员工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能够共同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这充分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震撼力量。我认为印刷工业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以使企业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