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省内外的学者专家慕名来到周岭村造纸作坊遗址,考察已挖掘出来的成果。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花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史书记载,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唐代开始出现用竹子造纸。
造纸作坊布局合理、科学,可以看到从砍伐竹子到沉腐、蒸煮、拌灰、漂洗、粉碎等一整套造竹纸加工的工序遗址,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场》中记载的一样。
在只有300m2的福纸庙造纸作坊遗址中,可以集中看到宋、元、明年代的沤竹麻坑,烧灰碱的坑和蒸著竹麻的大片火烧土块。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在实地考察时说,他是首次看见这样大规模的造纸作坊遗址,这是我国考古界又一重大发现。
从地层剖面可见宋、元、明三个朝代的造纸遗迹和文化堆积层,明显看到工艺原料在不断进步,十分难得。
在周岭村已发现了16座利用水作动力粉碎竹麻,用于造纸的水碓。
2007年9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对高安市华林山镇周岭村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了20多处沤竹麻坑,2座纸槽房遗址和16座水碓,还出土了晚唐五代的青瓷,宋代釉口刻花影青瓷,元代白口青白瓷,明代青花瓷以及砚、钱币、花镜等。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是造竹纸作坊遗址,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
2007年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在实地考察后说,过去我国仅考古发现古代的纸,今天挖掘出造纸作坊遗址,在全国还是第一次,这是我国考古学的新发现、新领域,它对研究华林山山村社会花结构提供了重要物证。
华林的四周百里,风景秀丽,在宋代有八座书院,全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