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开门红”,来迎接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北京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时06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张原油期货合约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纪录,并逼近1980年两伊战争期间所创下的102.81美元(调整通胀后数据)的北京纪录。
当天,纽约商交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涨3.64美元,最后收盘于99.62美元,涨幅为3.8%。截至北京时间1月3日22点,纽约原油期货报每桶99.26美元,跌0.36%;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报97.5美元,跌0.35%。
尖叫与无奈
当国际油价站上100美元后,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厅内顿时像注入了“兴奋剂”,报价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各路记者也纷纷来到这里,忙着拍照、摄像,或向交易员询问着油价的未来走势,交易大厅内显得比平时更加拥挤。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位发言人说,那笔每桶100美元的交易是合法有效的。
面对创纪录的高油价,交易员们的举止表情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据新华社报道,有的交易员显得十分亢奋,一边高声喊叫,一边不断将交易单抛向交易柜台。有的交易员面对新年头一个交易日的油价暴涨似乎准备不足,不做声响地站在交易池外围,脸上流露出失望和无奈的表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交易员们一直谈论的时刻终于在今天出现了,虽然油价只是在瞬间冲破了100美元心理关口,但这一突破反映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攀升的总体趋势”。”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投机行为”
北京原油库存下降、地缘政治动荡、气候严寒、投机气氛浓厚……多重因素推动了本次国际油价的飙升。
武装人员当天对尼日利亚原油主产区内的哈科特港发起进攻,袭击了当地两个警察局和一家酒店大堂。这一事件虽然暂时未对该国原油出口造成影响,但还是引起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自2006年以来,武装袭击已经使尼日利亚的原油出口减少近20%。
北京原油当周库存可能出现下降的消息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接受道琼斯调查的分析师预计,截至2007年12月28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170万桶。这是美国连续7周出现原油库存下降。此外,美国东北部地区天气突然变冷,也支撑了油价走势。
不过,从当天市场交易情况分析,让油价登上100美元显然还属“投机行为”。1月2日是2008年元旦长假后的第一个场内交易日,当天交易量只有正常周三交易量的一半,因此价格很容易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事实上,由于美国股市反复震荡,不少趋利者开始转而投资于石油等资源类商品。华盛顿PF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人员戴维·基尔施说,以前进行这种投资的主要是对冲基金,现在一些养老基金也开始介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