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配比标识混乱 国标“难产”的背后谁在掣肘?

   2014-05-16 4850
核心提示:■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慧姣  近日,国家卫计委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公布了意见稿,稿中明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慧姣

  近日,国家卫计委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公布了意见稿,稿中明确要求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当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标准的出台,将可能终结调和油市场乱象,促进食用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位从事食用油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食用油隐藏或者模糊配比是行业‘潜规则’。生产企业可以将一些廉价品种的油进行大比例调和,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抬高利润。如果生产企业再在调和油前面加以冠名,如‘花生调和油’‘橄榄油调和油’等,那么企业往往钻国家缺少调和油配比标准的空子,通过用贵油品冠名,以此来抬高调和油的身价,吸引消费者购买。”

  据了解,2004年10月,我国实施了针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的国家标准,唯独没有对调和油做出说明。目前,只有国家出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让食用调和油原料配比标准有所参照,即预包装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但是并没有针对调和油进行详细说明。

  对此,中国包装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魏风军说:“调和油属于高利润产品,如果新规出台,势必会抬高企业生产成本,影响收益,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新规制定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一些企业的反对和阻挠。”

  “无有效的检测方法是新规难产的一个主要因素。”魏风军说,“调和油是由多种油组合而成,由于不同油的油脂结构相同,因此混合之后检测难度非常大。此外,大部分调和油是混合了8种以上的成分,部分成分的比例不到1%,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这些油的具体配比很难检测出来。因此,加快研发检测技术,是终结调和油市场混乱的有效方法。”

  国家卫计委发布《食用植物油》的意见稿首次增加了“食用植物调和油”的规范,并说明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当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新标准落地,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部分食用油生产厂家的混乱行为,还能够把那些缺少检测技术、生存能力较小的企业剔除出调和油市场,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新规也能够鞭策着生产企业,严格自律,让行业未来有规可依,进而填补市场空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