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标准的现状(下)

   2011-06-04 79
核心提示:3、包装行业标准的现状及特点   包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几乎90%以上的产品都需要包装,只要有产品,基本上就需要包装。由于包
3、包装行业标准的现状及特点
  包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几乎90%以上的产品都需要包装,只要有产品,基本上就需要包装。由于包装行业的特点,包装标准几乎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在各部门的行业标准中都有涉及到包装的。从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至今的10年中,先后制定的包装行业标准(代号为BB)共25项,基本是一些行业急需的产品标准,从标准的文本水平来看,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的编写要求制定,并不低于国家标准。由于主管部门经费投入有限,因此绝大多数包装行业标准的经费都是起草单位自筹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一些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质量。
  4、其他主要行业包装标准的现状及特点
  对于包装行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轻工和机械行业,这两个行业的行业标准中涉及到包装的也最多,轻工行业标准(QB)中与包装有关的约100项,机械行业标准(JB)中涉及到包装机械的约30项。在2002年以前,行业标准都是由各部门批准发布,由于部门间没有协调,往往出现同一标准在不同的部门都立项,名称大同小异,内容、要求不完全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5、我国包装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仅从包装标准数量上看,我国包装标准具有一定的数量,且涵盖了各个行业。但就包装标准质量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标准内容不尽合理和完善
  在我国包装标准中,有些标准存在内容重复、技术要求不尽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引用标准方面,甚至是不完全理解被引用标准的内容。如在一些包装容器标准中,常常对一些尺寸系列进行规定。引用尺寸系列标准是必要的,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引用,不应为引用而引用。对于一些数量、体积不确定或可调整的产品来讲,应尽可能按尺寸系列标准规定,以便于储运和节约空间。但对于产品尺寸固定、较大型包装件,因为产品尺寸已经确定,如果包装容器按尺寸标准制造,不可能缩小产品,只能加大容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
  (2)标准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包装行业的特殊性,各个部门都起草包装标准,常常是互不通气,造成标准之间协调性差。或者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有关包装标准,使得包装国家标准整体缺乏系统性。如国家有木箱国家标准,原机械部也有相应的机械行业木箱标准,两种标准不仅在箱型结构上不尽相同,即使在基本包装要求上也有不一致和不矛盾的地方,给标准使用者和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和混乱。
  (3)重形式、轻内涵、可操作性差
  包装标准的制定,往往需要相应产品或技术的成熟,一些标准为了形式上或其他需要,只是为了编标准而编标准。在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时盲目起草,最后只能是言之无物,如在我国包装标准中常出现“按有关标准规定”或“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等模棱两可的不确切用语,使得标准者摸不着头脑,无法准确使用,也就无法指导实践。
  (4)缺乏深入研究,照搬照抄现象严重
  标准的起草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研活动。不但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试验,还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标准的先进性一方面是其技术指标较高,但更应合理,适合国情和行情。我们的强调采标时,常常忘记如何使其更能符合我国生产实际。
  我国与国外包装标准类别比较(个)
包装箱(通用) 纸板 纸箱类 托盘类 瓶 罐 桶
中国(GB)   5   16   5    3  3  5
日本(JIS)   18  39   18   25 8  5
美国(ASTM)  25  34   2    20 10 -
美国(ANSI)  11  10   9    -  8  6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