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2005年,中国塑料包装材料总产量从2004年的703.5万吨增加到807.5万吨,增长率达到14.8%。
一年来,中国塑料包装材料质量、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市场流通量明显增加,产销趋势趋于平稳发展。其中,BOPP、BOPET、CPP、BOPA等复合基材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他产品的增长速度。
2005年BOPP行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根据64个企业的统计数字分析,BOPP的规模化、集团化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已初步形成,规模小、质量差的企业已基本上退出市场,行业中原有的87家企业现存仅60多家。低价的无序竞争局面已有所好转,依靠核心竞争力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BOPET薄膜发展势头过猛。开发高强度膜、高包装机' target=_blank>透明膜、亚光膜、有色膜、抗静电膜、表面导电膜、难燃膜、耐光膜、阻隔气体膜、热封膜、热收缩膜等功能性薄膜市场是关键。
BOPA薄膜迅速发展,但主要用于蒸煮袋、冷冻真空包装、鲜肉、奶酪、香味食品的包装及盖材。药品包装和印刷业市场有待开发。
2005年流延薄膜产量为30万吨,达到历年来的最好水平。国产流延薄膜技术设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国产化设备生产能力增长过猛,低档次设备多,高质量的设备少。因此,CPP行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5年软塑包装膜(袋)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业内推出一批高阻隔、耐油、保味、防湿、防霉等多功能性的新产品。防伪包装和防静电包装的需求也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软包装膜(袋)的卫生安全性也受到严重挑战,市场上许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难以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的要求,近几年来各地包装袋的抽样合格率偏低,仅有50%~60%。
食品用复合膜包装(袋)及PVC保鲜膜的卫生安全性引发的问题,促使更多的塑料包装企业走绿色包装之路。除了发展卫生安全的水溶性油墨、水溶性醇溶醇粘合剂外,共挤新产品也得到发展:共挤薄膜输液袋逐步立足国内;PVC共挤收缩膜(袋)在冷却肉包装中取得进展;多层共挤缠绕膜应用市场初步形成。
2005年降解塑料包装材料技术有新的进展,聚乳酸、聚乙烯醇水溶性薄膜的开发正在加快进行,新的全生物降解聚乙烯醇薄膜等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废弃塑料鉴别和共混改性技术取得突破。例如:广东肇庆华方降解塑料公司研制成功全生物降解塑料粒;北京丰阳塑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全降解淀粉-聚乙烯醇薄膜;哈尔滨鑫达高科公司在废弃塑料瓶鉴别和共混改进技术上取得突破。
信息来源:中国包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