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蒸煮袋加工应用和技术要求
高温蒸煮袋又称软罐包装袋,是把塑料薄膜、金属箔或它们的复合材料制成具有气密性和遮光性的袋子。通过熔融热封后,加压加热杀菌,用来盛装加工过的食品。因其储存期长、开封容易、后处理方便,倍受顾客喜爱。该包装袋六十年代在美国开发成功后,在国外已得到普遍应用。随着微波炉在中国家庭的普及,这种软罐包装也愈来愈引起大家的关注,加工该产品的包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竞相在装潢印刷和复合质量上下功夫。下面就高温蒸煮袋的有关加工应用和技术要求浅谈一下。
1、高温蒸煮袋的基本加工结构。根据用户的制定要求、内容物的种类和流通形式,高温蒸煮袋的产品结构一般分三类:二层膜、三层膜和四层膜结构。二层膜一般为BOPA/CPP、PET/CPP;三层膜结构为PET/AL/CPP、BOPA/AL/CPP;四层膜结构为PET/BOPA/AL/CPP,PET/AL/BOPA/CPP。
2、高温蒸煮袋的性能要求。高温蒸煮袋通常是常温保存,要求储存期限较长,保质期一般超过一年以上,因此对其包装复合质量有较高的要求;(1)外观平整良好、无皱折、气泡和异物附着。(2)无毒、无气味、残留溶剂测定值小于5mg/m2。(3)完全密封,水蒸气透过率接近于零,对于三层、四层结构不大于0.5g/m2·24h。(4)有遮光性、无气体透过性。PET/CPP普通袋要求稍低,氧气透过量不大于120cm3/m2·24h·atm,三层、四层结构0.5cm3/m2·24h ·atm。(5)无渗漏、抗油脂性能优良、吸油率不大于1%。(6)耐热、耐压性优良,经121℃、40分钟高温蒸煮后要求无变形、无剥离。
3、高温蒸煮袋加工要求。许多企业在高温蒸煮袋的加工中,虽然在人、物、料等环节都经过严格控制,但生产出的产品仍不尽人意,因复合袋胀袋脱层而屡遭客户的投诉。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印刷油墨的选择。采用特定的高温蒸煮油墨经过121℃、40分钟的蒸煮,仍不发黄、发黑,多选用双组份聚氨酯油墨,如上海DIC蒸煮油墨常年使用性能较稳定。
(2)复合胶粘剂的选用。一般选择符合蒸煮要求的双组份聚氨酯胶,以前大多厂家采用日本AD502胶粘剂,现在国内生产的YH502等胶粘剂已逐步取代进口。
(3)结构的选择也很重要。应按客户提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4)涂布量、涂布网线辊、胶粘剂加工粘度、烘箱温度均要严格控制。涂布量要保证在4-5g/ m2左右,涂胶辊一般选在80线/英寸左右,而且在复合前需检查涂胶辊的清洁程度,以确保涂胶量和涂布状态。烘箱要求通风良好,环境清洁(一个点就是一个破坏源)。
(5)进行充分熟化。发挥蒸煮胶主固反应彻底,保证复合质量,必须进行40℃-55℃,3-5天的熟化期(YH502熟化期可缩至2-3天)。
(6)蒸煮复合对铝箔的要求也较高。铝箔应用7μm-15μm厚的。135℃需选择9μm以上的。另外要注意针孔直径和针孔数。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的、周期性的针孔。
(7)AL、NY的贮存要求。铝箔产品卷芯应有一定强度,每卷产品外紧包一层清洁、卫生的中性或弱酸性的防潮纸或者缠一层清洁的塑料薄膜,接头用胶粘带密封。卷之间应用软衬垫隔开,而且靠紧无间隙,以保证端面不碰伤。运输途中,必须防潮、防高温,保质期为一年。NY膜贮存要求:由于NY吸湿性大,必须使用铝箔包裹好。
(8)乙酯的选择。对于复合蒸煮袋使用的乙酯,其水、醇含量需更严格控制。
(9)内层选用耐高温的蒸煮级CPP膜,它有较高的耐温性,强度、热封性均好。要求CPP表面张力>40dyn/cm(耐121℃要求CPP表面张力>39dyn/cm即可)。
(10)随机电晕处理会取得较好的复合效果,会使复合出的蒸煮袋材更加稳定。在复合带有铝箔结构的蒸煮袋时,建议采用随机电晕处理。
4、高温蒸煮袋常用的检测方法。为保证高温蒸煮袋的加工质量,不仅要在生产工序中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保证下游客户使用放心安全,因此出厂前的检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不同厂家的实验设备有限,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蒸发残渣等指标测试较少,一般委托当地质检部门作季度性监督检验。但对于能做到的检验项目必须认真对待,不但测试蒸煮前的产品质量,更要测试蒸煮后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
(1)热封强度的检测。使用电子拉力机,按ZDY28004的有关规定进行,分别在袋的侧面、顶部和底部与热合部位成垂直方向任取试样,宽为15 mm,展开长度约100mm,将试样两端分别夹在试样机的夹具上,夹距为50mm,试样速度为300±20mm/min测试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即为热封强度值。三层结构大于40N,四层结构大于50N,检测蒸煮后润湿时的热封强度下降值不超过10N。
(2)剥离力的检测。参照GB规定进行,截取宽度15mm,长度约200mm,沿长度方向将复合层之间预先剥开50mm,若试样不易剥离可将一端约20mm 放于乙酸乙酯中浸泡,仍不与基材剥离开的,结论定为不可剥离。试验时,未剥开部分与拉伸部分呈T型,记录剥离过程中的稳定数值,对于BOPA、CPP和AL复合剥离力大于4.5N。BOPA、AL和PET复合剥离力大于3.5N。测试蒸煮后的剥离力下降值不超过1.0N。
(3)高温蒸煮胶耐热介质稳定性实验。一般用模拟食品做内容物,也可用油性、酸性介质和水按一定比例盛装,进行排气封口,在带反压冷却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经121℃、40分钟的高温加压杀菌,并在压力不变下冷却至室温取出,观察在高温及介质侵蚀下有无因内外层材料产生位移拉伸造成的变形破裂。
(4)耐压、耐跌落实验。根据GB10004的耐压、耐跌落性能表格实验,检测是否破裂及渗漏。
袋的耐压性能与耐跌落性能表
内容物质量量
|
负荷(g)
|
跌落高度(cm)
|
||||
(单位:g)
|
二层结构
|
三层结构
|
四层结构
|
二层结构
|
三层结构
|
四层结构
|
≤100
|
200
|
250
|
300
|
100
|
100
|
150
|
101-400
|
300
|
500
|
550
|
80
|
90
|
130
|
401-2000
|
400
|
700
|
750
|
60
|
70
|
100
|
>2000
|
500
|
900
|
950
|
50
|
60
|
80
|
(5)安全卫生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残留溶剂的含量,影响卫生安全指标,主要从胶粘剂、烘箱温度、开机速度、鼓风量和排风量等几个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