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召开了塑编行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研讨会
12月21日至2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塑编行业如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研讨会”,塑编产品(包括编织布、编织袋、集装袋等)生产企业、塑编机械厂及备件、助剂厂共有120多人参加会议。特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袁克兰处长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国包协建材委员会杜深秘书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中心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代表热情高涨,发言热烈,各抒己见,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塑料编织行业存在主要问题是:盲目发展,产能过剩,压低价格,以次充好,市场无序,竞争失常,影响了塑编行业的发展,而塑编行业的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是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化肥、粮食、化工、水泥、矿产品、食糖等部门,我国现有化肥产量4亿多吨,粮食3.7亿吨,水泥8亿吨,化工产品近亿吨,食糖2千多万吨,合计使用编织产品200亿条以上。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每年出口到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总量都在40~50亿条以上,因此,编织产品不是一个小产品,而是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关联的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此,会议代表一致呼吁,政府部门及中国包装联合会必须要强化行业管理职能,规范市场行为,协调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的关系,整合资源,促进塑编行业健康发展。会议提出如下建议:
①、必须强化塑编行业管理,把占90%的小塑编厂、小设备纳入管理轨道,堵住扰乱塑编市场的源头,在条件许可下,制定颁发塑编行业许可证制度或产品合格证;
②、规范市场行为,建议制定行业产品标准、行规,行业协会与物价机构联手制定塑编行业的最低限价,取缔不正当竞争,保护行业共同利益。
③、协调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企业关系,真正实现“三位一体”,有效地保障供需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创造一个“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新局面。
④、整合资源优势,通过联营、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按市场化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大型塑编企业集团。
会议期间还安排塑编设备、备件、原辅材料、样品、样本展示和商贸洽谈,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海石化塑编公司新型的内粘编织袋,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搞好技术咨询服务
一年来,除了日常工作外,大部分精力都围绕着为会员企业服务,开展技术咨询活动,提供国内外有关信息,为企业新上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新产品鉴定。提供技术资料,并接受外国公司企业信息咨询、市场调研课题等。这方面一年来活动频繁,内容丰富。主要内容有:
1、参加义乌万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多层共挤彩虹膜鉴定会;
2、南通三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多层共挤流延薄膜机组鉴定会;
3、派克奇塑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无菌包装袋技术应用咨询;
4、四川美丰重包装膜袋可行性报告的技术咨询;
5、2004年第18届国际橡塑展览会食品、饮料包装国际论坛;
6、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农药用多层共挤包装容器鉴定会;
7、大庆庆昕公司BOPP真空镀膜项目评估工作;
8、内蒙华晶盐业包装公司软塑包装生产线项目评估;
9、哈工大高科技公司五层共挤低温高收缩膜(袋)设备评估项目;
10、第二届汕头国际塑料博览会包装薄膜的发展及市场分析讲座。
(三)举办软塑包装技术培训班
由专家组成员陈昌杰教授牵头,举办了第二节软包装培训班,在2003年第一届培训班的基础上,进行教材修改,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厂长、经理和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由行业知名专家陈昌杰、阴其倩、龚晓燕、姜允中、张烈银、樊家驹、包燕敏等进行讲课。从软塑包装材料的基础知识、塑料薄膜印刷、粘合剂和油墨、共挤技术、干法复合技术、无溶剂复合、涂布、蒸煮与热熔胶复合、软包装材料性能的测试等,同时还增加缠绕薄膜的工艺设备内容等,学员们认真学习,受益不浅。
(四)搞好《塑料包装》期刊的出版工作,加强信息交流活动
一年来,《塑料包装》期刊按时按质出版发行。在内容上,面向广大塑料包装生产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论文侧重实用性,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工艺技术探讨。加强信息量的报导,增强会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大量发表当前塑料包装的发展趋势、产品方向、市场需求,引导行业向市场需求的产品方向发展。
一年来,委员会加强了“塑料包装网”的工作,开拓为企业信息服务的新渠道。通过“塑料包装网”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介绍国内外塑料包装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投资方向提供指导;报导重点企业成功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开办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工作刚刚开始,目前人力和技术力量不足,仅限于信息交流方面,更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几点体会
1、提高服务水平,行业活动要赋予新的内容
塑料委员会年会进行技术交流,怎样才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在活动上要赋予新的内容,在指导思想上不能单纯为了“效益”而不择手段把行业活动变成商业活动,才能真正为会员企业服务,受到企业的欢迎。为此,2004年3月的年会、9月份的CPP技术交流会、10月份的中空容器会、12月份的塑编研讨会,都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采取不同的做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有:
① 国内外技术交流相结合
邀请国外公司的演讲内容、要求,重点突出新技术、新原料、新设备,不搞重复介绍,不炒冷饭。按照这一要求衡量这次演讲,有不少新的内容。例如:奥地利兰精公司介绍的一步法微孔薄膜技术,比过去介绍的两步法是一个大进步;日本合成化学介绍的EVOH属于新的原料;德国贝尔斯托夫公司介绍的发泡聚丙烯(EPP)技术,在国内还刚起步,引起大家的热烈关注;而杜邦公司介绍的沙林、牢靠、易拉盖、热封和粘合树脂已在行业中使用,这次演讲突出了使用的效果,受到与会代表欢迎;汽巴精化公司介绍的欧美食品包装材料相关法规及上海烈银化工公司介绍食品软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问题;德国W•H公司介绍的多层共挤技术:德国塑控设备公司介绍的称重装料及自动风环在多层共挤包装薄膜上的应用:美国3M公司和日本长濑产业株式会社介绍的薄膜生产设备应用的高性能过滤网,都与会议主题相吻合: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9月份在CPP研讨会上日本不二铁工所上山实先生介绍了低张力分切机的卷取控制及接触辊压力控制;10月份中空容器会议邀请爱尔泰可公司介绍PET瓶再利用系统,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② 塑料包装材料企业与终端用户企业相结合
2004年年会我委员会邀请了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参加会议,为塑料包装材料企业与食品包装企业提供了直接见面、互通信息、共同讨论产品发展方向的平台,取得较好的效果;编织行业研讨会邀请了建材包装委员会参加,邀请了化肥包装袋用户――嘉卓化肥有限公司介绍对包装袋的质量要求,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③ 会议与专家发表论文相结合
2004年年会前,我委员会共组织了33名专家组成员和企业领导为本次会议撰写论文,质量较高,资料准备充分,并汇编成《论文集》发给与会代表,代表们十分满意。同时,本次会议还与交流企业管理经验相结合,会上黄山永新股份公司,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秦川机械发展公司、汕头远东装备公司、济南兰光机电发展中心都作了关于走创新之路,促进企业发展,消化吸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等发言,受到广泛好评。中空容器技术研讨会汇集了45篇具有实用性、理论性的优秀论文,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④ 技术交流与现场演示相结合
2004年年会组织了与会全体代表参观了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的三层、五层、七层共挤吹塑机的现场演示,详细地了解了设备技术参数、设备运转状况、产品的性能、检测手段等。有的还当时表示购置设备的意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大家对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走创新之路,坚持特色产品,办科技型企业”给予高度评价。9月份召开了CPP流延薄膜技术发展研讨会,全体代表参观了南通三信电子有限公司的CPP生产线和电晕机,并进行现场演示,受到很大启发,坚定了购置国产化设备的信心。
2、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工作
塑料包装委员会自1981年4月成立以来,走过20多年的历程,当前组织形式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九个专业协作组与中国塑料加工协会的专业委员会重复。过去以合二为一开展活动,已不能适应包装发展的新形势。同时,随着企业的改制,挂靠在某一企业的专业组大部分无法开展活动,名存实亡,需要尽快改变被动的局面。为此,经中国包协批准成立了“塑编行业协作中心”、“软塑包装行业联合中心”,今年设专人抓好这两个“中心”的工作,已取得进展。另外准备成立的“中空容器(瓶、桶、箱、托盘)行业联合中心”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也正在派专人抓紧调查研究,提出方案,报中国包装联合会批准。
一年来,塑料包装委员会尽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困难,会费收取困难,人员缺少,今年由原有的3人增加到6人,仍然适应不了需要,目前聘用人员“三保”无法解决,专职人员年龄老化,不能适应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