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至1994年,是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塑料包装材料产量已达到130万吨,比1993年增长11.1%,占塑制品总产量23%,平均年增长率为9.8%.
四年来,在中国包协的领导下,塑料包装委员会在组织和协助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促进技术进步上。其中,包装片材、复合基材、包装容器和泡沫包装材料增长较快,特别是BOPA国内唯一生产线,94年产量已达1000吨,填补了市场的空缺;引进的7条BOPS生产线,已在宁波和镇江等地正式投产,其余也在抓紧试车,BOPS后加工的热成机也在宁波、郑州等机械厂正式生产;共挤PET包装片材已先后在湘潭第四塑料厂和东阳塑料公司投产。上述新产品的投产为市场增添了新型的包装材料,使塑料包装材料的技术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纵观几年来塑料包装的发展动态,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特点:
1、发展塑料包装材料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各地上了许多包装材料项目,不仅规模大而且技术含量高。其中有不少具有当代国际水平,从而促进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提高了塑料包装材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出口量逐年上升。塑料编织袋、网服袋、包装薄膜(包括垃圾袋和购物袋)、包装片材和包装容器等已成为出口拳头产品。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直接出口塑料包装材料总量已达10万吨,创汇8.2亿美元。此外,技术开发方面,粮食、蔬菜、水果、干果品及食品保鲜技术与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食品无菌包装对材料的要求,促进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
2、原材料和包装机械发展较快
这几年,塑料原材料的发展为塑料包装材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994年国产塑料原料已超过300万吨。“八五”期间国家批准立项的乙烯项目有10项,都在这几年投产,此外,其它包装用原材料,如PVDC树脂和PET、EPS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其中PVDC树脂在衢化建设年产2万吨生产线,南通树脂厂引进西德BASF技术,年产1000吨乳胶已投产。汕头海洋、珠海裕华、佛山天马、仪征、北京燕化等塑料级PET切片都是在近两三年来相继投产的,为BOPET和PET包装瓶提供了稳定的国内资源,促进了包装薄膜和饮料瓶的发展。
塑料包装机械异军突起,根据有关部门介绍,这几年塑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或后加工设备发展非常迅速,国内国际塑料展览会,都以各种类型塑料包装机械最为引人入目,市场活跃,需求量大增。
3、功能性阻隔包装材料迅速发展
首先,复合基材的发展为多功能性复合包装薄膜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市场。BOPP的产量已超过10万吨,为方便面等食品的包装提供了充足基材。据预测,市场还未饱和,仅1994年,新上设备4条线,新增能力约2万吨。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据最近调查BOPP的设备已近50条线,能力超过20万吨,市场前景如何,值得深思。BOPET也是近两年发展的热点,现已有10条流水线,1994年产量预计近4万吨。BOPA、PVDC、EVA、PVA等薄膜也已批量生产,促进了高阻隔性、功能性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耐高温、耐冷冻蒸煮及无菌包装材料相应得到发展。特别是蔬菜、水果保鲜的生产和应用进一步扩大,为丰富和繁荣市场,提高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作出了贡献。
4、包装片材及包装容器的发展
目前,已引进的BOPS片材共有7条线,设备能力近6万吨,当务之急是市场开发,扩大应用领域。BOPS的发展为市场增添了新型的包装材料,这是可喜的,但发展势头太猛,原料的配套及市场的开发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后加工所需的热成型设备跟不上是发展过程出现的另一个难点,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近年来,塑料片材需求量逐步增长,有的地方已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特别是快餐热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订货、展销、展览会举办频繁、广告宣传和文化活动增加,食品、文具、工艺品、电子元件、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产品包装用量上升是泡沫塑料片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中空容器的规格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中小桶为主的工艺设备正向生产大型容器的技术设备发展,同时,由厚壁容器逐步向薄壁容器发展,以聚乙烯为主逐步向采用共聚物发展,轻量、美观、耐腐蚀、密封、易印刷、便于回收,成为当前容器包装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