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校色-原稿偏色的处理

   2011-05-26 82
   目前许多原稿图色都存在着各种偏色,因此,对偏色的校正是调色作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掌握如下要领:

    (1)偏色定位:
    首先分析原稿(包括光,磁盘)的图色是否偏色?典型的偏色主要表现在中性灰和印刷机象中的颜色部分。定位偏色时,一是依靠眼睛:二是使用吸?芄ぞ卟舛ㄍ?点值与本公司的灰平衡值确定是否偏色。视觉识别偏色的方法:

    ① 看图像中的黑、白、灰是否偏色,因为人们对黑、白、灰色印刷机象最深,最为敏感,最容易识别是否偏色,只要画面中的黑、白、灰色正确??说明该原稿色调是正确的。

    ②看最熟悉部位的颜色,如人物肤色,是否符合儿童  肤色,青年女性肤色,演员肤色等各种人物的特征,是  否符合人们心理所希望的肤色,有无偏黄、偏红、偏灰  等缺陷。

    ①看图像中重要的印刷机象色,如大红色、绿色、橙色、 西红柿色、香蕉色、红枣色、核桃色、草莓色等等,是否符合印刷机象中的客观实物的真实??彩,是否与客户提供的彩稿色相符,有无偏色。

    (2)确定偏什么色?
    ①以黑、白、灰色为基准,看黑、白、灰色偏什么色,是偏蓝、偏红还是偏紫等。

    ②以人物特征的肤色为基准,结合人们心理所希望的肤色,看是偏黄,偏红,还是偏灰、偏暗等。

    ③以客观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依据,根据客户的要求,看各种主体的重要色偏什么色。如大红色是偏品红,还是偏橙红,如绿色是偏青绿还是偏黄绿,还是偏灰暗;如橙色,桔红色是偏黄缺品红,还是偏品红缺黄,还是偏灰暗等,只有准确的确定是否偏色,偏什么色?才能进行正确的纠偏??

    (3)纠偏方法:
    ①白色调的纠偏:一是如白色调中有层次质感,应用层次曲线的高光端工具,按中性白网点值比例纠正,二是白色调中没有层次,则可用选择校色中的白色块工具纠偏。

    ②中调灰色纠偏:使用层次曲线的中段工具,按中性灰网点值纠偏,应注意两种情况:

   一是要观察偏色部分的网点值大小与原稿密度值大小是否接近,若偏色部分网点值比原稿密度深,则可减所偏的色版,如灰色偏冷即可减浅C版,既达到灰色平衡,又使灰色调减浅。二是若偏色部分网点值比原稿密度浅,需要加深,则可加深相反色,如灰色偏紫,即可加深Y版,既达到灰??平衡,又使灰色加深。

    ③黑色调纠偏:一是暗调和黑色中有层次,应使用层次曲线的暗调段工具,按中性黑的网点值比例纠偏;二是暗调和黑色调中没有层次,则可用选择校色中的黑色工具纠偏。

   ④彩色部分纠偏:彩色纠偏,应用Photoshop软件的选择校色工具的Y、M、C、R、G、B色相进行纠偏处理,纠偏时应视该色彩的饱和度情况而  定,如绿色偏青绿,不鲜亮,是加黄色还是减青色,若黄  色网点值已达到95%左右,而青色为90%,则应减青色为80%。若黄色为85%,青色为80%,则应加深黄色为95%。

    注意:采用选择校色工具纠偏时,它对饱和度大的色彩,校色极为灵敏,对灰暗的色彩,校色迟钝,若校色量大,一定要单独勾出来进行调节,否则会影响同色系色彩的变化。

   9.黑版阶调的处理
   当前凹版包装彩色图像复制,如何利用好黑版,处理好黑版,是提高凹印产品质量的一个课题,笔者看到许多制版公司由于没有处理好黑版,?坏?出现许多垃圾产品而且造成印刷中的许多困难,应急需改进。笔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研究,总结出处理黑版的方法和要领,在一些制版公司推?阌τ煤螅?立马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使印刷好印,受到客户赞扬。

    (1) 以色彩为主的原稿,应采用以三原色为主,黑版为短阶调骨架的工艺,黑版阶调只起精神轮廓作用。

    (2)有些以亮调、中调色彩为主,灰色调、暗调极少的原稿,包装袋上又没有黑字等黑色标志,则干脆不用黑版,采用三原色制版工艺。如果?泻谧值群谏?标志,则彩图可采用三原色制版,而把黑版专门用于黑字,这样解决了印刷时图像暗部的黑色与图外黑字之间的印刷矛盾,印刷时既?杀Vず谧值木?度和黑度,又可使彩图暗部不会出现一团漆黑,获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处理方法色彩中的明暗层次,采用互补色替代黑版。如(A)人物面部的阴影和脖子部分,正常四色配置有10%?15%的黑版小网点,印出的?羯?显得颗粒粗糙,笔者采取去掉黑版,把10%?15%的黑版网点值拷贴到青版上去,印出的面部阴影和脖子肤色显得光洁细腻,质量明显提高;(B)绿色的亮调层次用互补色晶色来替代黑色,效果极佳。例如绿色的亮中调部分,原网点值M色版为23%,K版是20%,改为把20%的K版去掉,把??计算拷贴到M色版上,即M色版为43%,这样绿色既鲜亮,层次又丰富,而且显得细腻,不粗糙。

    (3)有些以黑色为主的原稿,如"黑芝麻糊"包装袋,则采用长阶调黑版(GCR)工艺,既可充分利用黑版来表现"黑芝麻糊"的层次质感,又可保证印刷时黑色稳定不偏色。笔者在一家制版公司制作一个系列的10多种"黑芝麻糊"包装产品,采用GCR长阶调黑版工艺,设定值为:(A)需要层次的高光部分,K7%?8%,C4%,M3%,Y3%(C、M、Y印刷时转印不出,实际上只有黑版小网点,C、M、Y所以放4%、3%、3%,主要是使高光调层次?辛?续过渡性);(B)暗调部分,K90%,局部最深处为95%,C75%,M72%,Y72%,印出效果极佳,客户相当满意。

    (4)由于黑墨颗粒较粗,以及电雕为了保证小黑字的精度而采用高网线,所以在印刷时网点扩大更多,一般中、低速印刷机几乎80%或85%以?系牟愦味蓟岵⒑?。因此,图像暗调部分的黑版处理,应掌握两个要领:一是暗调部分的黑版层次,要有意识地拉开一些;二是黑色量不能调定?每?深,最佳为70%土5%,使之与图外黑字实地拉开距离,从而保证印刷时黑字可以印深,而图像暗调又能保持层次。

    (5)注意物体的阴影黑与黑色物体的区别,物体阴影黑即次黑部分不能深,要保持层次,黑色物体的黑版可以深一些,局部黑可达到80%左右??使黑色物体深重。现在许多操作人员经常把物体的阴影黑当作黑色物体处理,把黑版设定得很深,从而造成印出的产品暗调一团漆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