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墨中有杂质时,有时会牢牢地粘在刀刃上,使刀刃无法在锋利的状态下把油墨刮干净,从而产生糊版现象,这时要80-120目的滤网滤油墨。当油墨的粘度太大时可适当多加些溶剂,可有效地解决糊版问题。
在实践中,最棘手的糊版原因是:当使用了单一溶剂而油墨的质量又不是很好时进行印刷,刚开始时一般不会有问题,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产生糊版现象。这时可以看见版的表面粘了一层有颜色的东西,用溶剂很难擦掉,这是因为油墨中的树脂析出后牢牢地粘在了版上,只有用酯类溶剂才能擦去,最好是用专用的清洗剂。把版洗干净后用混合溶剂:如乙酯:甲苯(8:2)、乙酯:甲苯:丁酮(7:2:1)就有效地解决问题,但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用乙酯、甲苯能解决时,最好不用丁酮,因为丁酮的残留气味较浓,可能对印刷品的质量有影响。另外,在使用这一混合溶剂时还要注意与车速相配合,车速过慢就很容易产生干版现象。
在实践中要解决糊版问题,有时需要综合使用以上方法。比如:用快干溶剂、锋利刀片,使刮刀尽可能地远离版铜,同时还要用风管向版面吹风。
以上对糊版的成因及解决方法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下面我们再具体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油墨转移效果这一问题。
凹屯中,油墨转移也就是把版面纹中的油墨粘到薄膜上。一般来说,转移率(即粘到薄膜上的油墨与网纹中油墨的比值)不可能达到100%,而这个转移率的大小就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从表面上看,印品呈现出星星点点雪花状。在一些网纹很浅的层次版中,这个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并且是较棘手的难题,以下对这一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使用慢性溶剂。比如甲苯混合二甲苯或单独使用二甲苯,特别是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必须注意不要用快干溶剂,有条件时可装中央空调以控制印刷环境湿度,或在印版附近放些干燥剂。
2、调整刮刀。包括调小刮刀压力、把刀片装成软刀片、把刀的角度适当调小,以免刮刀把油墨刮去大部分而转移不上薄膜。或使刮刀尽可能接近印版,使印版与空气接触面积尽量减小。
3、调整墨盘,使印版面积量大限度地浸泡在油墨中,从而使版面保持湿润状态。
4、清洗印版。用铜丝刷仔细清洗网纹,把堵塞在里面的油墨洗去,清洗时最好用专用的洗版剂或去污粉。
5、调整车速,使车速尽可能加快。
6、调整压印胶辊压力,使胶辊压力适当减小。
7、调整油墨粘度,因为过大或过小的粘度都会影响油墨的转移效果。
从制版方面看,应尽量把网纹制深一些,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并且要保证质量,否则没印多久就会磨平许多网纹,使装在网纹中的油墨量变少,从而影响油墨转移效果。
从油墨方面看,要求有较好的粘性,这也是很关键的。如果油墨这一特性较差的话,就很难达到好的印刷效果。另上,要尽量使用新墨,因为一些旧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导致树脂析出,从而牢固地粘在网纹中难以清洗,或刚清洗后又重新粘上,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