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1)、印刷机版
A、制版尺寸不正确;
B、印刷机版堵头松动;
C、印刷机版的平衡度过大(超过20);
D、印版与机器动力传动连接不良;
(2)、原材料:
A、原材料的松紧程度不一致(荷叶边);
B、走机性能不良;
C、拉伸性能不一致;
(3)、油墨:
A、 油墨粘度过大或过小;
(4)、机器:
A、 机器的速度配合出现问题;
B、 机器的动力传动系统不良;
C、 机器的张力系统不良;
D、 烘箱的进出风不协调;
E、 烘箱温度不稳定,导致压力不稳定;
F、 导辊和牵引辊不平整;
(5)、压辊:
A、 压力太大或太小;
B、 压辊不平整;
C、 压辊走机不良;
D、 压辊的胶硬度不均匀;
E、 各单元的压辊压力不协调;
F、 压辊的塑性变形不良;
(6)、刮刀:
A、 刮刀的角度不适当;
B、 刮刀性能不良;
C、 刮刀装的软硬程度不适当;
D、 刮刀的长度不适当;
E、 刮刀的压力不适当;
(7):操作者:
A、 参数设置不正确;
B、 操作出现失误;
C、 精神不集中,或精力不足;
特例:
(1)、一端准,一端不准:
原因:A、原材料荷叶边;
B、 水平没调好;
C、 制版不良;
(2)、两端准,中间不准:
A、 主要原因:压辊不良;
B、 制版不良;
在凹版印刷中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采用的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齿轮箱的传动形式及精度,导纸辊动静平衡的好坏,电气系统的灵敏度及可靠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操作,机械系统保养不档造成的磨损,局部变形等均是套印不准的因素。在这主要分析一下与版辊相关的一些因素。
(一)版辊的机械精度
目前制版商出厂的版辊机械精度一般均要达到以下要求:
长度极限偏差辊长的±0.2%
直径极限偏差±0.02mm
壁厚范围6mm-12mm
键槽宽度深度极限偏差+0.3mm
锥孔锥度极限偏差±1°
圆柱度不大于0.03mm
法兰圆角7mm~11mm
动平衡80g以下(1200r/m)
版辊精度超差是造成套印不准的原因之一。单凹机目前制版有两种形式一种带轴版,一种空心版。
1.带轴版
带轴版费用高,但加工精度也高。因为带轴版制版商加工时要经过进口MDC车磨而成,一方面车磨机的精度高,另一方面车磨时的基准点与印刷时的基准点相同,所以印刷时版辊机械精度高。
2.空心版
空心版费用略低,但由于制版时的加工基准难以同印刷基准相同,其次即使制版同印刷基准找一致,还存在印刷时操作工穿轴时不规范或穿杠轴长期拆卸,尤其是野蛮拆卸造成轴损伤,使得实际穿轴后,版辊左右跳动超差,不圆度超标等均是套印不准的主要原因。
(二)纸张丝缕方向对套印的影响
一般来说,纸张纤维的横向膨胀要比纸张纤维的纵向膨胀大得多,一般为2~8倍。因此,纸张纤维的横向伸长也就比纵向伸长大得多了。直丝缕纸张印刷是指印刷的纸张纤维方向与滚筒转动方向一致。横丝缕纸张印刷是指纸张纤维方向与滚筒轴线方向一致。直丝缕纸张从开机到印完,纸张的伸缩变化是横向大于纵向,印刷后就出现了纸张图文容易产生横向套印不准。横丝缕纸张印刷后,纸张的伸缩变化是纵向大于横向,印刷后图文容易产生纵向的套印不准。因此用何种丝缕纸张印刷,此丝缕纸张的伸缩变化量均要提供给制版公司。
(三)制版公司在电雕工段有整体缩放功能
可根据纸张丝缕的固定变化量进行横向整体缩放或纵向整体缩放来弥补纸张丝缕引起的变化。
(四)利用陷印(弥盖)弥补套印误差
从根本上来说,弥盖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偿印刷机的套印误差(因为再精确的印刷机均存在机械误差),弥盖方式分内缩和外扩。
1.内缩(表印印刷色序一般为由浅至深)
弥盖内缩是将上一色均匀内缩小于下一色0.05mm~0.1mm。例如:大红色下将黄缩小一线。深紫色下将红缩小一线。但内缩一般适用于较大面积两色相叠的图案,不适用小图案。
2.外扩(表印印刷色序一般为由浅至深)
外扩式弥盖在实际运用中很多,凡相邻颜色一般均采用浅向深扩大0.15mm~0.3mm,弥补套印误差造成相邻两色露白缝的质量缺陷,使成品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