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白化”的原因

   2011-05-26 67

油墨“白化”主要是指溶剂中含有水分,印在薄膜上失去光泽,严重时色相也会有些变化。其实从材料供应方面分析,溶剂中含有水分的概率倒不是很高,绝对不含水分是不可能的,所有溶剂的纯度总有一定的百分比。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对水分总有一个宽容度,不必斤斤计较。

油墨白化的产生往往同使用过程中油墨吸收环境中大量的水分有关。笔者曾看到一家企业在梅雨季节用新墨印刷,刚开始的2个小时内印品色相没有变化,但2小时后,由于油墨中所用的乙醇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油墨逐渐分层,印品失去了光泽,要更换新墨才能恢复正常。凹印在使用醇溶性油墨时对环境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周围环境的湿度不能太高,否则乙醇会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因此要车间安装恒温恒湿装置,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不超过70%,以避免油墨白化。

对于水分造成的白化,笔者主张从溶剂进行调整,在周围湿度较高的时候,用一些吸水性小的醇类溶剂来取代乙醇。当然,用空调制冷抽湿来改善车间环境也是一个办法,不过笔者不主张,从成本上计算,实在是太浪费了。

油墨“白化”的另一种原因是凹印生产过程中溶剂的综合平衡被破坏。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