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粘度由以下因素决定:
·网穴形状
·网穴深度
·印刷速度
·溶剂挥发速度
·刮墨刀和压区的距离
·油墨和基材的亲和力
如果油墨粘度大,填墨和释墨都非常困难。网穴不够深,会导致印刷不均匀,太深又会导致油墨无法转移。
如果粘度太低,由于稀释因素,光密度太低,过分稀释还容易导致沉淀的问题。总结一下、如下表所示:
粘度太低 (10-15 Z2) |
粘度太高 (20-35 Z2) | |
稀释因子 |
转移问题 | |
光密度低 |
15 -- 20秒 Zahn 2 |
光密度低 |
非涂装纸张(吸收) | ||
粘度太低 (10-15 Z2) |
粘度太高 (20-35 Z2) | |
稀释因子 |
稀释因子 | |
光密度低 |
15 -- 20秒 Zahn 2 |
光密度低 |
表1:总结
墨滴墨滴现象发生在压区,是基材和滚筒刚刚分离的地方。
在这里会产生小的细丝或者墨滴,并造成不均匀的油墨分布,形成颜色太深或者太浅的区域。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发生这个问题:
·提高粘度
·提高印刷速度
·减小压辊直径
·减少网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