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绝大部分药品软包装在外观设计上非常简单,包装防伪技术比较落后,这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一些医药相关企业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资金采用三维激光防伪、数码防伪和压膜防伪等技术,增强了防伪效果。目前,可应用于医药防伪的技术有七大类,包括数码防伪、油墨防伪、光学防伪、纸张防伪、特种印刷防伪、核径迹防伪、生物防伪,但很多仍未被医药企业接受。
水墨印刷在药标印刷中的推广与应用 现在我国药标铝箔印刷绝大部分是采用毒性较大的溶剂型油墨印刷,印刷厂家为了能使印品符合卫生标准(每平方米2毫克的溶剂残留),在印刷过程中提高烘干温度,加大热风,目的是减少溶剂残留,其实是洽标不治本。用纯自来水生产的药标铝箔印刷水墨,其印刷方式与溶剂型油墨一样,只需将印版制成浅版即可,这样每平方米的耗墨量只有溶剂油墨的一半,水墨的单价比溶剂油墨低10~20% ,印刷速度达到溶剂油墨的速度,稀释剂采用自来水或乙醇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可,印刷过程中对人体无害,不燃,无毒,无味,完全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