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薄膜干式复合问题---添加剂的影响

   2011-05-26 89
  PE在聚合或PE膜在成膜时,根据其用途的不同,一般都需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防静电剂、滑爽剂、开口剂等。这些添加剂在成膜后或复合后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尤其是滑爽剂。由滑爽剂造成复合强度下降的原因有两种。
  ①PE膜放置时间不久,滑爽剂会迁移至PE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致密层,这层致密层阻隔了粘合剂与PE膜表面的结合,导致粘合剂无法与PE分子接触,造成复合初粘力明显降低。既使随着固化时间的加长,复合强度始终保持很低。如果认真了解生产PE膜的树脂情况,这种现象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高滑爽剂的PE膜,一般情况下不宜放置时间太久。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PE膜的超期使用,在复合前最好小试或将PE膜置于60~70℃的温度下8h以上,此时的滑爽剂将部分失效,再去复合一般不会出现复合强度低的问题,但PE膜已不具备高滑爽性。
  ②复合初粘力尚可,但随着固化时间的加长,复合强度越来越低,两层之间出现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这是由于生产PE膜时选用了高滑爽的PE原料,由于膜内滑爽剂含量较高,在进行高温(40~50℃)固化的过程中,膜内的滑爽剂分子运动加剧,大量的这些分子向膜的两侧迁移,随着时间的加长,向表面迁移的量逐渐增大,其迁移破坏了粘合剂与PE分子之间的物理粘接过程,将刚形成的不很牢固的粘结力破坏,时间越长,这种破坏力越强,复合强度就越低。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采取提高固化温度的办法,加速粘合剂的交联速度,使其反应速度超过滑爽剂的迁移速度,以弥补由于PE膜内滑爽剂过多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PE膜内助剂过多时,建议复合时热钢辊温度不要太高,因为温度太高很容易导致助剂向外迁移,造成剥离强度降低,一般该钢辊温度宜在50℃以下。助剂多的复合产品进行剥离可以明显观察出雾蒙蒙的样子来。
  在生产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遇到客户的各种近乎矛盾的要求,如自动包装,既要求具有高的复合强度,又要求具有低的摩擦系数。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为解决这对矛盾,一般采取多层共挤制膜方法,各层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配料,以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
  3)薄膜表面污染引起复合强度降低
  PE膜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受到污染,但其中有一种污染极易被忽略,那就是达因液的污染。许多PE膜的生产厂家,都采取自己配制达因液来检验膜的表面张力。达因液一般选用乙二醇独乙醚的混合液,这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液体,如果不慎滴落到导辊上,由于其挥发速度很慢,薄膜在经过导辊时将被污染,达因液浸于PE膜的表面,与PE分子紧密结合,复合后,它不与粘合剂分子交联,造成局部复合强度为零。这种情况在事前检验中极难发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