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有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以及新出现的树图、对策表、流程图等等。
软印企业也可以运用这些管理方法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调查表方法是通过收集质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如产品缺陷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工序质量调查表等。运用因果图可以找到造成质量特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并适时加以控制。直方图可以表现质量值的分布状况。控制图方法是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利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把过程维持在受控状态,如制造过程中对生产工序的控制图。对策表是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计划。而运用各种不同的管理工具,是建立在原始质量数据基础上的。基本方法是加强质量记录管理。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中,都要运用各种不同的质量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统计表、报告等,如内部质量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合同评审记录、设计评审记录、技术资料和管理文件更改、发放控制记录、合格供方档案(包括合格供方调查表、合格供方评定、合格供方名录、合格供方评价表)、设备管理记录及档案、零部件修理(包括维护、周期点检记录)、特种工艺的工艺参数、介质控制记录、印章管理记录、工序控制记录、检验和试验记录、计量器具鉴定记录、质量分析记录、质量考核记录、质量信息处理记录、不合格品评审记录、员工培训记录及档案等等。
质量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或客户要求的客观证据,也是实现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通过加强质量记录,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而落实责任、能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改进;可以依据质量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预测质量趋势;根据质量记录,可以明确各工序的正品率,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做到精益生产。
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法,包括计划阶段(拟订质量目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执行阶段(落实责任者、执行措施及计划)、检查阶段(检验效果、发现问题)和处理阶段(总结经验、转入下一循环)。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一是原材料的质量输入控制。因原材料质量作为产品质量的重要输入,直接影响加工工序的质量,如印刷工序中油墨的质量、BOPP薄膜的表面润湿张力;干式复合工序中粘合剂、溶剂的质量;镀铝工序中薄膜的摩擦系数、表面润湿张力等等。
二是加强过程控制。要识别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根据关键特性运用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如根据软印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出关键工序,并对关键工序加以控制。比如把印刷、挤出复合、干式复合定为关键工序;对关键工序的设备器件如车速表、温度表等仪器仪表等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控制方法是定期检测设备、定期校准仪表,定期保养、维护设备,依靠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产品质量。做到关键工序“三定”,即定人、定工序、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