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的发展和现状

   2011-05-19 84
核心提示: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复合膜上的使用开始于1993年,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油价较低以及环保重视程度不高等,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的使用受到限制。近五年,由于油价上涨,对环保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在欧美发达国家水性复膜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在美国和日本水性胶粘剂已占软包装复膜胶3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国内,由于水性复膜胶的研究和使用都处于刚起步阶段,水性复膜胶只占我国复膜胶市场的5%以下,并且基本上被国外大公司所占据。

目前水性聚氨酯复膜胶已经发展了两代:第一代为乳液型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第二代为乳液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

①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由于不进行固化,其分子量非常高,不用固化剂,依靠活化温度进行粘接。但是这种粘接方式存在很多问题:耐水耐热性差、胶层流平性差、网线辊堵塞、复合膜白点多、热封时易变形及复合膜易脱层等。此类水性聚氨酯因分子量很大且粘度高一般采用丙酮法生产,生产过程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复合膜质量较差,一般只适用于镀铝膜复合,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基本上被淘汰。

但是,在我国,由于水性复膜胶的研发刚刚起步,目前还是以单组分为主,如北京高盟的YH620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其实,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水性复膜胶还是以单组分水性丙烯酸体系为主,如美国罗门哈斯Robond L-90D。这些已在国外属于过渡产品的水性胶,由于性能缺陷只用于镀铝膜复合,市场难以推广,占有率也低。

②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是在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基础上引入固化剂组成的。由于属于双组分可固化体系,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具有耐水性好、耐热性好、热封不变形及复合膜不脱层等优点。虽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分子量比单组分水性聚氨酯相对较低,其胶层流平性和网线辊堵塞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法彻底解决,在生产时还是需要加入较多的溶剂稀释和分馏回收。

在国外,许多大公司(如Bayer、BASF、Fuller、德国汉高等)已成功开发此类胶粘剂,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国外市场已形成良好的销售形势。如Fuller公司开发的WD-4003、WD-4006和WD-4007聚氨酯分散液对多种软包装材料均有极好的粘接性,交联后的胶接强度高于薄膜材料本身。

在国内,只有北京高盟在2006年推出乳液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YH610/YH05,至今在市场上未能销售。虽然,美国罗门哈斯在2006年就宣称其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膜胶Robond L-100/CR-2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和出于技术保密,在中国市场还是没有推广。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