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处理方法

   2011-05-19 56
核心提示:

目前,印刷厂使用的静电消除器,包括感应式、高压电监视器放电式和放射性同位素式三种,消除静电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把空气中各种分子电离成离子,因离子带有不同电性,所以空气就变成离子层,成为电的良导体,当纸张通过离子空间时使带电的静电荷一部分被中和掉,一部分被空气离子导走,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这类静电消除器除只能在设备运行瞬间起消电作用,只能对纸张印刷工艺有效。因纸张印刷后,不再继续产生静电,而塑料印刷后,仍继续产生静电,所以用于抗静电剂消除静电。常用的类型有:

 a、一般的界面活性剂;
 b、官能团型高分子;
 c、有机或无机盐化合物。
  
   这类物质有微弱的电离性,能赋予塑料抗静电效果,因之有不吸附粉料、防污染且能提高热封性的功能。

(1)使用水质抗静电剂拌和(混炼)塑料后需烘干处理,而后处理成型加工。粉剂使用简便,如杭州化工研究所生产的“抗静电剂HZ-1(复合型)”为白色粉剂,主要技术性能为“羟值220-240mgKOH/g,胺值65-75mgKOH/g,熔点范围42-44℃,灰分8.0-10%(重量)。将粉剂直接掺入树脂内,经高速度搅拌机混匀或通过其它有效方法均可(可利用废旧立式小钻床,沿钻杆周围焊数片叶片,使用时将粘钻杆加长插入大铁桶内即可)。拌匀后直接倒入挤出机进料斗进行挤出加工。薄膜制品一般用量为0.24-0.5%(每百分树脂),需根据树脂静电程度而定。成型后不影响薄膜透明度。应用结果表明,薄膜表面静电可以从原来的1016欧姆下降到109-10欧姆。印刷后薄膜不再有因静电而起的粘连,便于分切整理,成品表面不是吸附灰尘,内装物层次分明,并易热封,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一年后抽查测定仍然起抗静电作用。HZ-1抗静电剂,经卫生部门鉴定,急性口服LD5000亳升/公斤以上,属无毒产品,所以经处理后的塑料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装。
  
  使用范围:LDPE、HDPE、LLDPE、PP等塑料。
(2)进口除静剂:是掺和在油墨中使用的,一般为重量的0.5-1%,可防止凹印机、柔印机上的静电积累。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