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凹印刀线刀线的产生与油墨粘度的关系

   2011-05-19 72
核心提示:

刀线的产生与油墨粘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实际生产中,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中越容易产生刀线,这类刀线在印品上大致呈现两种形式。第一种的刀线呈微细的流丝状,一般不会拖太长,而是间断性地出现在印品上,微细流丝状刀线的起始点处一般都比未端粗大一些,在实际生产中若不仔细观察,这种微细的流丝状刀线很容易被忽略。这种流丝状的刀线往往是造成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必须引起重视。解决这种流丝状刀线的方法有好几种,这也是印刷员工常用的方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a. 将一把宽5cm、长15cm、厚140μm的软刀片研磨得非常光滑,在出现刀线处轻挑一下,正常情况下,这种微小的流丝状刀线会得到改善的。这种操作一般在机器运转情况下完成,这就要求必须熟悉操作工来完成,以免容易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b. 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则是向油墨中加入适量的相适应的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油墨粘度降低后,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一般都会消除。这是因为,熔剂加入后油墨粘度降低,流动度相应提高的原故,所以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与流动度变差也相关,这一点须注意。
  第二种刀线是以印刷图案为起始点,但刀线集中,而且比较粗糙,并且很有规律地出现在印品的同一位置,往往还要延续到下一色,这种刀线容易被发现。出现这种刀线的原因是油墨粘度太高,印版上网点转移不良,油墨内助剂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遭到破坏,特别是当温度过高时,油墨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干固层,时间长了印版与刮墨刀之间积累的墨层就会将刮墨刀顶起,从而产生这种刀线谋。解决这种刀线方法是,首先调整刮墨刀角度,一般情况下,刮墨刀与印版之间的角度为60°,但有些时候可将刮刀与印版的角度增大到65°左右,这样刮墨刀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了。同时向粘度高的油墨中加入适量的相应的添加剂或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加溶剂时应随溶剂的走向对油墨进行搅拌,另外一种解决方法则是在油墨槽中放入搅拌辊,随着版筒的旋转搅拌辊也相应的旋转。有防止油墨表面结层,也是降低刀线产生的一种方法。以上两个解决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在无特殊情况下的时候,上述集中的粗细不一的刀线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必须说明一点刮墨刀的角度不宜增加太大,以防损伤牌滚筒。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