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质监局获悉,为了阻断劣质食品包装影响食品安全,我省近日起正式启动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首批对39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设立“门槛”。这39种食品包装包括保鲜膜、塑料桶、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等,都是与食品生产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省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随着食品安全监管的不断深入,更深层次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随之出现,食品包装容器等接触材料影响食品安全现象尤为突出。据有关人士介绍,从“PVC保鲜膜”到“毒奶瓶”、从“废塑料饮用水桶”到“一次性发泡饭盒”,一系列与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事件在国内层出不穷。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以后,有关的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必须经过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后方能生产,通过市场准入审查的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QS”标志。认证机构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重点安全指标如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有毒单体的含量、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荧光物质,及苯残留、甲苯二胺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省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实施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可以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省质监局要求,有关企业要建立必需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建立严格的原材料进厂验收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我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从即日起可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办生产许可证。
转载自: 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