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二)

   2011-06-07 73
核心提示:二、我军野战食品发展简史1.第1阶段(1949~1976)  1949年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制式军用食品。解放后开始军用食品研制,抗

二、我军野战食品发展简史

1.第1阶段(1949~1976)

  1949年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制式军用食品。解放后开始军用食品研制,抗美援朝期间开始供应。限于当时的条件,研制的品种少,口味单纯,不耐贮藏,易于变质。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与营养研究所1953年研究过速煮米和速煮面:供应过副食罐头:1958年总后和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共同研制压缩甜咸饼干、杂粮饼干、压缩蚕豆糕、玉米羔等四种干粮。

  在援越抗美期间,研制了701、702压缩干粮。

  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成果为701、702压缩干粮。由于它是干制品,采用的是铁桶,嵌入式盖,充氮加锡焊。罐头主要为马口铁硬罐头。

2.第2阶段(1976~1982)

  1976至1982年,我军研制了由三种主食(761压缩干粮、脱水面条、脱水米饭)和三种副食(午餐肉罐头、荤炒什锦罐头、酱爆肉丁罐头)组成的新型食品,并将此命名为第一代野战食品。

  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特点:军用食品开始考虑主、副食搭配,但未形成餐份。脱水米饭、脱水面条由于存在技术问题,未被装备部队。在包装上这一阶段没有重大突破,基本沿引第1阶段包装材料。

3.第3阶段(1983~1994)

  1983至1986年,我军开始研制第二代野战食品。它由普通单兵食品、普通集体食品、边防巡逻食品和坦克兵食品组成。由于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研制装备。

  86年后,我所开展了高原部队边防巡逻专用食品(861单兵口粮)、侦察兵食品、陆勤系列野战食品、90压缩干粮、94脱水米饭、军用蔬菜罐头的研制。其中,脱水米饭、陆勤系列野战食品、90压缩干粮分别得到了应用。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在组成形式上构成了餐份食品、日份食品,单兵食品和集体食品;在营养上提出了热量指标和营养素比例指标;与此同时,海军、空军也研制出远航食品、救生食品和空降兵食品。这一阶段,罐头包装使用了软包装材料,干制品贮藏,如脱水米饭贮存使用了具有隔阻性的多层复合材料。由于软罐头生产技术的特殊性,出现生产过程中封口处污染、破损率高等问题,在选用的品种上也出现一些问题。

4.第4阶段(1995~)

  我军开展了高能野战口粮、渡海登陆作战食品、高原山地野战食品和以主食、副食和汤饮料三大系列为基础的新一代野战食品的研究。

  高能野战口粮首次在野战食品中使用了功能性物质,渡海登陆野战食品首次使用了自加热装置,直型营养速食面条实现了40年来的突破,它可在冷水中复水,也在热水中复水,还能水煮。不久前,主食系列、副食系列、汤饮料系列和米粥罐头四个项目通过了总后军需部通过的技术鉴定,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产品,这些项目在相应的技术领域中,都获得了较大的突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军的自加热器的研制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发热效率达到美军90年代的技术水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