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包装没纳入市场管理范围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管理,目前在市场的管理上只注重了市场布局管理,经营商品的质量、价格、税收等的管理和监督,而对许多假冒伪劣商品是通过商品包装来制假售假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片面追求微观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有不少包装用户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往往在采用包装上尽量压纸价格,而包装厂家又不得不进行生产,为了保本或有利润,也只好以次充好,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三、意见和建议
为了使山西省包装“打假”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第一、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健全包装法规。包装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制假的源头,为把打假工作抓到实处,应深入调查研究,进行查处。
第二、大力宣传,强化全民的包装意识。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介,深入宣传包装的重要性,使消费者认识到包装是认识商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全民包装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加大打假力度。对利用包装进行假劣活动的欺骗性,给社会造成很大损失要严加查处。“打假”又不能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去完成。打假呼唤完备的法律和综合治理,要从源头制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必须把包装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