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凹印油墨无甲苯化的要点分析三

   2011-06-07 116
核心提示:3)无甲苯化的优点 使用甲苯型油墨和非甲苯型油墨在薄膜上印刷时,其残留溶剂的测定值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非甲苯型油墨与甲
3)无甲苯化的优点




使用甲苯型油墨和非甲苯型油墨在薄膜上印刷时,其残留溶剂的测定值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非甲苯型油墨与甲苯型油墨相比,其油墨溶剂残留量大幅降低。尤其是不使用在安全性和卫生性方面存在问题的甲苯。此外,通过从甲苯型油墨向非甲苯型油墨的转换,可使作业环境得到改善。1995年11月前,作业环境的管理分类为第1种或者第2种管理,1995年11月测定时按第3种管理方法管理,为了改善作业环境,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后来由于采用了无甲苯型油墨,作业场所的管理回到按第1类或第2类管理方法管理,作业环境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在健康上的效果也是突出的。在使用甲苯型油墨的期间(1995年11月)和使用非甲苯型油墨期间(1996年3月)所进行的体检诊断数据证明,作业者的健康状况有了大幅改善。

以上结果说明,非甲苯型油墨在安全卫生以及作业环境改善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非甲苯型油墨的缺点

非甲苯型油墨上市初期存在种种问题,如印版灰雾、压印滚筒搭脏、阶调再现不佳等。通过对油墨的改进和对所使用的刮墨刀的探讨和改进,现在已经达到了与使用甲苯型油墨同等的水平,质量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甲苯是凹印油墨溶剂中最便宜的一种溶剂,所以非甲苯型油墨成本要比甲苯型油墨高。将甲苯型油墨的溶剂换成其他溶剂时,油墨及稀释溶剂的成本也随之增大。当今对印刷材料产品的开发是要满足低成本要求的,但要想使非甲苯油墨实现与甲苯型油墨同样的低成本是很困难的。如此说来,使用非甲苯型油墨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

与以往的油墨相比,在安全卫生和作业环境方面对非甲苯型油墨寄予厚望。随着PRTR法的实施,可以说今后凹印油墨非甲苯化将不断取得进展。

5)凹印油墨的水性化

凹印油墨的水性化并不是最新的话题,而是一个从过去延续至今的话题。在纸张、纸盒等渗透性承印材料上使用水性油墨已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在该领域的水性化确实取得了进展;而对于以塑膜为承印对象的软包装领域的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由于成本较高,质量也不是最好,因此推广进展较慢。

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而采用以水为主要溶剂的油墨即能印刷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的方案当然理想,不过考虑到塑膜的渗透性以及干燥问题,实际使用时是采用加入醇类有机溶剂的办法未满足油墨的水性化实用要求的。

使用包含醇类有机溶剂在内的水性溶剂油墨的条例,在千叶县和琦玉县的凹印材料使用指导要领以及大阪府的有关凹印的条例当中均能找到。这些条例规定了使用低公害材料并定有相应标准。

虽然以往参照溶剂型油墨标准,针对软包装水性油墨的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但在印刷适性、印刷效果和材料特性标准方面仍然与溶剂型油墨有差距。

此外,在现有印刷设备上使用水性油墨,要确保得到与使用溶剂型油墨同样的质量以及保持相同的成本是有困难的。为了实现水性油墨的实用化,必须对印刷机加以改造,特别是要扩充干燥设备,以及实现印版的浅版化,而且在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必不可少。然而作为应对减少食品包装有机溶剂残留以及满足各种凹印法规要求而言,水性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软包装领域,所有的产品均采用水性油墨,就现在而言是存在困难的。不过用于某些产品印刷时效果很好,很实用。现在对软包装水性油墨实际应用的评价是积极的,正在一部分产品上得到应用。不仅日本而且包括欧美,均将水性油墨列入发展计划。

(杨志钢 译)

《印刷世界》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