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戏一:谜语弄标签。一种外观包装很好的速冻银鱼,厂名只有"陕西XX"(XX为地名);一种鲜贝食品,产地只有"江苏XX"(XX为县名),根本没有企业的名称。一盒包装精美的鸡精,干脆只标注"日本出品"。这种让人猜不透的食品标签使你永远不知真实的生产厂家。
把戏二:戏法弄标签。食品的大包装上标注厂名、厂址等内容,但出售时将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不标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些过期大包装食品,就是这样卖出去了。还有的商家把过期食品的包装拆掉,当作零散食品出售,或者通过乡镇一些个体商店销往农村。
把戏三:弹性标签。如标签上将保质期标为1-3个月,使消费者难以掌握。若过了一个月食品变质了,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因为保质期一个月已过;过了一个月后食品还在销售,似乎也无可指责,因为保质期可到3个月。
把戏四:随意弄标签。最为常见的是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标注保质期,有的只注明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写着生产日期见XX处、XX处却不见其踪影,但字迹模糊,消费者难以辨认。还有图省事,将成包的标签随食品一起出售,商家随卖随贴或自行标注生产日期,销售日期变成了生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