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食品包装工业(下)

   2011-06-07 71
核心提示:细胞壁溶解酶的包装应用。细胞壁溶解酶最大的特点是消除某些微生物的繁殖,而让某些有益细菌得以繁殖。在食品包装上更多的是用作
细胞壁溶解酶的包装应用。细胞壁溶解酶最大的特点是消除某些微生物的繁殖,而让某些有益细菌得以繁殖。在食品包装上更多的是用作防腐剂。例如细胞壁溶解酶中的卵清溶菌酶就被用作代替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防腐剂,对食品进行保鲜贮藏。
  溶菌酶还用于清酒防腐。清酒含15%~17%酒精、3%~4%无氮浸出物以及有机酸等。大部分微生物在清酒中不能生长,可能会生长一种叫火落菌的乳酸菌,引起产酸和生成臭味,故用水杨酸作为防腐剂,但水杨酸损害胃及肝脏。1970年后,发现15ppm溶菌酶的防腐效果与250ppm的水杨酸相等,故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
  溶菌酶添加于牛乳,可使牛乳乳化。人乳中含大量溶菌酶(40,00微克/100毫升),而牛乳中则其甚少(只有13毫克/100毫升)。奶粉中添加溶菌酶后有利于婴儿肠道细菌正常化。欧洲曾有添加溶菌酶的奶粉出售。由于溶菌酶在含食盐、糖等的溶液中稳定,耐酸性、耐热性强,故非常适合于各种食品的防腐。如用在干酪生产中防止酪酸发酵,用于水产、香肠、奶油、生面条等食品,以延长保藏期。
  卵清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或少效,因此有时会因革兰氏阴性菌大量繁殖而使保藏失效。如将溶菌酶与某氨酸同用,由于发挥了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溶菌力可显著提高。
  卵清溶菌酶是无毒性的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使对象微生物细胞壁溶解,而对其他物质无反应。因此人们研究利用这些酶来代替有害健康的化学防腐剂,用以保藏食物。
  应用生物技术趋向深层次
  食品包装随着消费观念的改革,而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人们已从过去对食品包装的视觉、触觉、味觉的保护要求转向在品质的营养,消除不可视或潜在的污染与危害等深层要求,使得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实现抗拒包装外围环境污染与消除包装在食品中潜在污染与质变上。
  未来食品包装应用生物技术将出现如下几方面的趋势:
  将生物技术(如生物酶工程)直接用于食品包装的前期处理或包装用辅剂,使食品在包装后达到很好的保鲜、保质;将生物技术用于制造具有特殊功能的包装材料,如在包装纸、包装膜中加入生物酶使其具有抗氧化、杀菌、延缓食品中酶的反应速度等,也可将多种生物酶与相关成分配制成防霉、防氧化等食品保鲜剂,使之单独或混入食品包装容器中,达到延长食品货架寿命的目的。
  在食品(物)培育时,引入生物基因工程将出现强抗氧化性的水果和蔬菜,以便大大简化包装技术和工艺,而具有更好的保质效果;利用生物技术改造食品包装效果,将会有全新的理论出现,即生物技术包装原理,由此而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作为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生物酶工程将最先发挥效能。因为生产酶制剂对于食品包装与人的关系上,它是最安全的,已被科学所证实。因此,生物酶技术将会在食品包装中发挥先驱性的作用;生物酶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还将对某些食品实现保鲜和自加工的双重作用,这也是未来的应用热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