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包装尤显重要。目前世界各国对可食性包装的研制主要集中在选材、工艺等方面,包装的各种热门技术成为首选的开发研究课题,现就国外包装的主要热门技术开发介绍如下:
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这种可食性包装膜采用贝类的提取物壳聚糖,与月桂酸结合生成一种可食性薄膜。这种薄膜厚度仅为0.2~0.3毫米,透明度极好,用于去皮水果的保鲜,不仅能达到保鲜的目的,而且不易察觉。
玉米淀粉、海藻酸钠或壳聚糖复合包装膜该复合包装膜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加入海藻酸钠或壳聚糖,再配以增塑剂、增黏剂、防腐剂,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日本近年来研究开发出两种可食性包装纸:一种是用淀粉作为基本原料,添加其他一些可食用的物质,另一种是用从贝类提取的脱酰壳多糖作为原料。利用这两种纸包装快餐面、调味品等,可以不除去包装袋直接烹调食用。
豆渣为原料的可食性包装纸这种包装纸适合快餐面调料的包装需要,热水一泡便能溶化,而且具有营养价值。日本已研究出这种将废弃的豆腐渣制成可溶于水的“纸”,并广泛用于方便面、调味品、烤肉、蛋糕、水果的包装。它的制法是:向豆渣内加入脂酯和蛋白酸,让其分解,然后经温水洗净干燥成干品纤维,再添加山药、芋头、糊精、低聚糖、聚丙二醇等黏接剂而制成。
大豆蛋白质可食性包装膜该包装膜既能阻止氧气进入,又能保持水分,还能确保食品原味。美国农业研究局用大豆提炼的蛋白质,制造出类似塑料的物质,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替代过去的塑料薄膜。这种制造技术是将大豆浸泡,磨碎后分离出蛋白质,再将蛋白质溶液烘干,除去其中的水分,然后用这种蛋白质粉与其他成分及添加剂混合,制成可食薄膜或涂层,用于食品包装,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和防潮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毒能力。
玉米蛋白质包装膜这种包装膜主要用于快餐盒和其他带油食品的包装涂层,该膜是纸与玉米蛋白质合成的包装材料,不会被油脂渗透,将其放入锅中煮沸,不改变性质。玉米蛋白膜作为保鲜膜,其研究和使用都比较少;Torrs等曾建立一个微生物实验模型,证明玉米蛋白质膜有良好的阻隔性。Guilbert也证明玉米蛋白质膜阻水性较好。但它有股令人不快的气味;另外,玉米蛋白质膜价格昂贵、不易得,也限制了它的商业应用。
小麦蛋白质膜用小麦蛋白质研制的可食用膜具有柔韧、牢固、阻氧性好的优点,以往的研究中,因工艺上的缺陷,研制出的小麦蛋白质膜透光性差而限制了它的应用。Contard等用95%的酒精和甘油处理麦筋蛋白,得到了柔韧、强度高又透明的膜。Luism、Rayas等人在此基础上改良、优化了设计工艺,使用胶联剂,得到的膜氧气渗透性较低,膜的强度和伸展性比原来提高4~5倍。
魔芋可食用膜魔芋是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在我国广大地区均有栽培。魔芋精粉中含有30%~60%的魔芋葡萄糖甘露聚糖,它的水溶胶在适当条件下成膜。用0.5%的魔芋精粉并复合以500mg/L的2,4—D,GA3和多葡灵来保鲜胡萝卜,取得了较低的糖度,但在3个月后腐烂率高达89%,效果不堪理想。最近有人用氢氧化钠改性魔芋精粉,提高了膜的强度和抗水性。魔芋精粉和黄原胶的共混膜也有类似的性能。这一技术有望提高魔芋可食用膜的保鲜效果。
复合型膜复合膜是由糖、脂肪、蛋白质三种物质经过一定的处理而制成的膜。由于三者性质不同和功能上的互补性,所制成的膜应当含有更为理想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