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包装

   2011-06-06 51
核心提示:  摘  要:原生包装是广大普通民众所创造的,其创作者往往并未受到专业知识的训练,仅凭对大自然的感悟进行创作,是一种诚实

  摘  要:原生包装是广大普通民众所创造的,其创作者往往并未受到专业知识的训练,仅凭对大自然的感悟进行创作,是一种诚实、质朴、自由的艺术创作形式。原生包装通常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可以说是集实用、艺术、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实用艺术。

  关键词:原生包装 实用性 传承性

  原生包装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发展下来的,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而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包装形式。它的创作者并未受到专业设计知识的训练,仅从日常生活实用出发,其创作者集创作、使用、欣赏、修正为一体,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由自觉的艺术形式。

  原生包装与专业设计者所创造的包装是相对而言的,它是普通民众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艺术品。原生包装作为一种本元艺术,可谓是现代包装设计的母体。就其创作者来说,原生包装是亿万劳动人民的群体艺术,不是少数艺术家所创造的精英艺术。属于生产者的艺术,不是专业设计者的专业创作,是业余的,而不是专业的。就其社会功能而言,原生包装主要是为包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习俗等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不是为商品生产和社会政治需要而服务的,不带有任何功利性。

  原生包装凭借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掌握和运用。原生包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美民风的呈现,蕴含着各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原生包装是一切包装艺术的基础,不论是历史上的宫廷包装、宗教包装,还是现代包装,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1 原生包装的源流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漫长的脑与手的进化之后,开始进入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阶段。他们处于生存的需要,本能的捡拾葫芦,较大的果壳、树皮盛装物品;利用植物的叶子,动物的皮毛来包裹物品;利用柔软的枝条、藤草扭结成绳,进行简单的捆扎搬运物品。经过若干年的实践之后,他们不仅截竹为筒,而且破竹为条,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编织一些简单的圆形、半圆形、方形、长形、筐箩、提篮、箱、笼等用以盛装物品。并且以骨针来缝制皮囊(图1)。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中就发现了骨针。中国新石器时代昂溪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方形的皮囊式陶罐,并且有明显的拴线痕迹。据此推测,人类早在十几万年以前就能用猎获的兽皮缝制衣服皮囊了。诸如此类,都可以看作是人类演进过程中所使用过的形式各异的原生包装。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统一而广博的中国文化体系。萌生于民族文化的原生包装是丰富多彩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创造遍布中华大地,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中,为劳动人民所享用,它自生自发,源远流长。

2 原生包装与宫廷包装

  宫廷包装与原生包装有着最为不同的审美旨趣、本质特征以及风格面貌,从文化形态上二者有着层次和性质的不同。二者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形成了各自迥异的特征。

  虽然许多宫廷包装的创造者大都是下层劳动人民,但因为宫廷与普通民众各自的利益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在艺术风格上也就不尽相同。由于下层民众所处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的地位,其文化特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近;而上层统治阶级在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占有统治地位,造物目的脱离生活,艺术上标榜的是富丽高贵,豪华堂皇的华贵之风,与原生包装质朴无华、贴近生活的美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方向。

  中国封建社会2400年,作为封建贵族的统治者,皇宫贵族使用的包装,是每个不同时期包装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制作水平达到了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水平。无论是包装材料的选择,还是包装物的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等都体现出皇权思想和皇家气派,可以说宫廷包装集各个时代材料技术之大成,体现出每个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在宫廷包装中,用于包装的材料十分考究,有紫檀、漆器、珐琅,竹雕、金银镙丝、织绣品等。除选用上等材料外,在制作包装器物时采用了多种装饰工艺,如雕刻,錾刻、绘画、镶嵌、烧造、编织等。其来源和制作也有两大系列:一类是由宫廷造办处御用作坊制作的“匣作”、“漆作”、“木作” (图2)等,是官办的专为皇家服务的“包装工厂”;另一类是由各地进贡物品时所附带的包装,如“贵州皮胎漆器餐具”(图3)、“杭州茶叶”、“安徽贡墨”等,这些用品的包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有牢固、严密、起保护作用的实用性,又依据所贡物品的特点而具有和谐美观的艺术性,成了各类包装物品的荟萃之地。内容又可分为诗文书画包装、文玩玉器包装、生活娱乐用品包装等。

  宫廷包装无论是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还是在包装装潢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宫廷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往往迎合皇家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其包装追求高贵典雅,讲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3 原生包装与宗教包装

  宗教艺术产生是借用艺术的形式更好的为宗教的宣传服务,它是宗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宗教教义的符号,宗教物化的形式。它具有特殊的使命,是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宗教的传播与宣传离不开艺术,宗教以艺术为手段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充实,艺术因宗教的需要发展也更为完美。

  宗教包装的产生依附于宗教物品的产生、传播而产生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除了依靠一定的说教来争取广大的信徒,同时还要借助其它的形式向人们宣传。而宗教包装就是通过装潢艺术的形式,最为形象、直观的宣传,向人们展示宗教信仰虚幻、神秘、抽象的境界。因而宗教包装本质上只是宗教的外壳,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摆脱不了宗教信仰的影子。原生包装与之不同的是它的产生来自生活的需要,同样带有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求吉纳福的愿望,但更多的是直观的表露。

  例如,陕西扶凤法门寺地宫中释迦牟尼舍利的包装,更是将这种包装形式发挥到了极至,以纯金银制作的包匣套装多达7层,每层宝匣饰以观音和极乐世界等图案来诠释宗教含义,整件包装极其富丽(图4)。佛教经典与法器包装的个性特点是:一是包装材料珍贵,包装技巧特殊,纹饰与包装内容相一致;二是以五颜六色的珍贵珠宝作装饰,不惜工本,体现了皇家对佛教的虔诚及被包装物的神圣与庄严。宗教包装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更多阐释了人对神的敬重以及祈求保佑的心理。

4 原生包装的现实价值

  在现代包装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大量原生观念的导入。从普通民众的艺术创作中吸取力量,吸取生命与创作的原动力。这种普通民众所创作的原生艺术,可以说是人类的原初文化,同样具有文化形态的初始性。它与精英艺术完全不同,精英艺术有其审美的自觉性,而原生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审美的自发性,而“自发”却具有生命本质的力量。所以现代包装的创作可以从原生包装中吸取更多的生命本原的审美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吸取一些表面的形式语言,真正将原生包装的生命特征引入到现代包装中来。

4.1 现代包装形态中的原生观念

  采用自然形态的材料制成,制作过程中,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天然成型或仅作粗略的改造。这就充分发挥了原有材料的自然属性,使其固有的功用得以完美的体现,去除了人为造作的痕迹,尽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类包装之美不再于材料的昂贵与制作的奇特,而在于它体现了艺术的本原精神,“天人合一”、“物我同构”。饱满的葫芦,流动的线条;挺拔的竹节,笔直的线条。这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形式之美,是任何人工雕琢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葫芦自古以来就被用来盛装物品,葫芦外壳坚硬,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起到良好的抗腐防潮作用。外形美观,而且便于携带。现代,葫芦直接作为包装材料已很少被使用了,但它那为人喜爱的造型特点常被应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图5)。

4.2 现代包装结构中的原生观念

  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各式各样结构合理而优美的包装器物。

  或是利用植物的叶子、动物的皮毛来包裹物品;利用柔软的枝条、蔓藤草扭结成绳,捆扎搬运物品。(图6)或是模仿生物界中的一些结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包装结构当中(图7)。

4.3 现代包装材料中的原生观念

  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运用智慧,因地制宜,从身边的自然环境中发现了许多天然的包装材料,如木、藤、草、叶、竹、茎等(图8)。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段中,描写了屠夫镇关西用荷叶来包装切好的肉馅的场面。可见民间用天然的荷叶包肉已有很长的历史,这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保存食物的手段。

  除了这些,麻、木、皮革等也常被用作包装材料。我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自然也被用作包装材料,制成锦袋、锦盒等(图9)。

  总上所述,原生包装的创作就是一种真诚、质朴的源于生活的创作,内容形式上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一种紧贴生活的真正“实用主义”的现实生活的创作。它是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交错在一起的综合的艺术形式,因而在满足广大民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郑州大学,石 岩)



来源:上海包装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