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商品的包装—“吸饮”

   2011-06-06 62
核心提示: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人均饮料消费量仅8公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欧发达国家的1/24,由此可见饮料在国内存在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人均饮料消费量仅8公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欧发达国家的1/24,由此可见饮料在国内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个月我带着助理到河南出差,除了为南街村集团做饮料新产品的策划之外,也顺便考察了河南各地的饮料市场。在当地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蹲点观察消费者行为时,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是来来往往的的游客几乎人手一瓶饮料,尤其是年青人。而我们一行三人也没少买,一天下来不知不觉也买了9瓶饮料。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在饮料市场中,15~34岁的消费者超过60%。随着青少年消费力的提高,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个潜力巨大的饮料产品趋势——个性化商品。个性化商品主要针对人群是青少年,很大的原因是来自青少年好动以及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心理。今天向各位介绍的是台湾一个100%为青少年量身订造的饮料产品,名字很个性化,叫做“吸饮”,“吸饮”的产品分为二个品种:1、冻咖啡 2、冻奶茶。

  产品命名策略——“吸饮”的命名策略与“吸引”谐音,以这种个性化的文字游戏来吸引青少年的好奇心。
产品包装策略——吸饮的包装采用国际最流行的塑料杯状瓶装,这种包装设备源自意大利,采用超高温瞬间灭菌的先进加工工艺,需要在5℃以下冷藏,以突显咖啡、冻奶茶的独到口味及饮用方法,充分表现产品特点。瓶口的设计既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插入吸管,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时尚、性格多变性、与众不同的消费心理。

  产品形象策略——分别以一个打扮怪异的少年及青春前卫的少女形象为包装主视觉。酷酷的眼神、酷酷的服装,传达出一种酷酷的产品信息,让酷酷的青少年消费者找到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如此怪异的包装构图,让一些成年人难以理解,但青少年却爱不释手,也因此成为“个性化饮料”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我总结十多年的策划经验,得出一条营销规律:如果您针对的是大众消费群,那么产品就必须“迎合大众”,最好不要有特定风格,愈温馨,愈简单,愈有亲和力就愈好;如果您的目标消费群是个性强烈、叛逆的青少年,那么不管是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终端陈列都必需走“个性化”路线,愈怪愈好,愈酷愈好,甚至说成年人感觉扎眼的东西,青少年就愈喜欢。比如最近中国移动推出“动感地带”通信产品,请周杰伦做的电视广告,很多成人都看不懂,但青少年却喜欢的不得了。



来源: ppack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