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在终端营销中的作用(二)

   2011-06-06 65
核心提示:  包装升级,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做减法   包装是不断检讨、完善中求得发展与成熟的。设计在创作前期是在做加法,而到了创作后

  包装升级,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做减法

  包装是不断检讨、完善中求得发展与成熟的。设计在创作前期是在做加法,而到了创作后期则是做减法,下定狠心去掉那些无谓的装饰,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我们的观点。所以相关的人员,要经常检讨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不断的进行比较,调整,使其成为成熟的,稳定的商品。

  “海龙胶口服液”上市后,我们一直密切注意包装效果反馈,市场的整体反映都不错,但一位终端售货员提出了意见,在包装陈列中如果以俯视的角度看包装的顶部就会发现标志是反方向的,而我们设计时考虑的是,消费者拿在手里翻过来看背面再看顶部的流程,我们及时的在二次印刷时进行了调整,“了解市场才能设计市场化”的论断再次得到了印证!

  从单一产品看市场化设计

  设计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要跟消费者对话的。成熟的设计充满灵性与美感,能够表达设计者的所思所想,击中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者心灵。只有跳出设计看设计,跳出行业看行业,用企业的眼光、用消费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才能够最终实现设计市场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市场化包装需要满足三大原则

  原则一:第一眼效应,凸显产品销售主张。

  消费者一看便知是食品,还是药品。例如食品多采用暖色调、高清晰度的产品形态图片,流行时尚的表达主体;药品则多采用大色块、清爽、明朗的风格。另外,包装要兼具消费说明作用。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让消费者认知其特殊性,第一时间传递产品信息。

  原则二:建立视觉壁垒,跳跃竞品围城。

  消费者求新求变性强,跳眼的包装设计所形成的感官享受,会帮助产品快速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使消费者留意、观察,并产生购买行为,同时实现商家所追求的理想化包装设计。

  原则三:终端展示组合化,让包装成为与消费者终端沟通第一语言。

  包装设计是整合型的具有辐射传播的设计。在与包装设计相关的宣传环境上,终端应以产品自身为根本,包装为中心,再辅以相应的广告宣传和多样的促销手段,以达到形象统一性和效果显著性。
  (二)市场化包装需要匹配性多元化表现手法

  色彩:通过色彩表现,展现产品特点。以其明确的色调,安排产品色彩倾向,通过明度、纯度、色相的多项调节,实现既有变化又能和谐、统一的目的。

  构图:文选调查首倡者之一薛麦尔(Miles Shepard)说过:“编排设计必须能够便于视觉流通,一定要注意在构图中,绝不能有任何地方使读者感到困惑。” 编排设计应该要遵循自然的阅读顺序。

  工艺:设计方案是包装设计第一步,只有结合物质材料的运用,并通过各种工艺流程,全面实施才能形成完整的包装。特殊工艺应用得当,就会增强包装的品质感、美感;达到锦上添花、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是检验市场化包装的唯一标准

  好的包装来源于生活,它可能是某个生活细节的追溯。包装的灵性是指包装可以使产品的内涵呼之欲出,最能反映出产品本身打动消费者的特质。显而易见“海龙胶口服液”包装设计完全符合以上设计要求,提升销售力的作用也顺理成章。


来源:中外营销策划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