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国际:PS回收大王的绿色生意

   2011-03-23 50
核心提示:   70年代生人的刘方毅已经身家过亿,是最早抓住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的上海商人

  70年代生人的刘方毅已经身家过亿,是最早抓住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的上海商人之一,他任董事长的英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在国内有9家公司,在海外有3家。这些公司有两个互不相关的主营业务,一是医疗用品,二是框条及框条制品。

  但后一业务已超过前者成为英科国际的重心,也正是这一业务使得刘方毅入选国家环保总局等7部委联合主办的“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企业责任”组提名。原因在于该框条制品的原料是两大“白色垃圾”之一——聚苯乙烯树脂(PS)高分子化合物,也就是俗称“泡沫”的电器包装材料或一次性快餐盒等。PS高分子化合物无毒无害,但500年内无法降解,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掩埋又会污染土地,因此与塑料包装袋一起被称为人类现代化所产生的两大白色污染。

  英科回收PS高分子化合物,压缩成颗粒状的“粒子”,再加工成经久耐用的仿木相框、画框或防潮地板,既有助于解决白色泡沫污染问题,又能“以塑代木”,减少森林砍伐量。刘方毅说,去年英科耗资800万美元采购了12000多吨PS“粒子”,做成50万箱框条。若使用木材,一般是两棵松木造一箱框条,也就是说英科去年为地球节约了近100万棵树。1吨PS泡沫垒起来的高度相当于上海金茂大厦的高度,英科的目标是做到年耗10万吨PS“粒子”。刘方毅计算,全世界每年1000万吨PS泡沫塑料产能中,如果能有60%被利用的话,全世界可以少开20家大型塑料厂,也就可以减少大量的石油消耗。

  然而,最早涉足仿木框条制造时,刘方毅并不知道这个项目如此“绿色”。

  1989年,中学毕业的刘方毅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主修电子工程。毕业后他在美国洛杉矶成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主营医疗手套贸易业务。1998年,全球制造业开始往中国转移,28岁的刘方毅决定进入制造业,他以“华商”的身份回国在石家庄合资成立了两家一次性塑料手套制造工厂。后来由于合作方面的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并未达到预想的发展。

2  000年,刘方毅从韩国引入一条“以塑代木”的塑料相框生产线,由于韩国人的保密工作到位,当时他并不知道这种框条的原材料就是PS泡沫,只是觉得作为原料的“粒子”以前没见过,于是亲自去韩国考察。调查了一年半之后,他才知道韩国合作伙伴的原材料来自于三星、LG等电子巨头的废弃PS泡沫包装盒。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因为在国内白色泡沫是被扔弃的,可以免费使用,而加工出来的框条产品却与木制品等价,附加值很高。

  2002年,刘方毅正式在上海投资建厂,2005年,他又在山东淄博投建了70000平方米的PS框条制造和装配基地。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英科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S高分子材料框类产品制造商之一,而它在上海和山东的23000平方米二期工厂已基本完工,今年即可投入使用。

  然而与当初的设想不太一致,也令刘方毅感到遗憾的是,现在他的PS项目基本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外向型”项目。英科的PS原料80%来自进口,而产品也主要远销欧美市场。“我也希望借你们媒体呼吁一下,”刘方毅说,“让我们为国内的白色垃圾问题多出点力。”

  英科的原料供应仅有20%来自国内。

  按照国际惯例,垃圾回收交易应该免税,但由于法律的空白和税务、环保系统之间不对接,国内废品回收交易名义上仍需缴纳17%的增值税,早期国营废品回收站可以抵扣这笔税款,而现在私营个体户无法向买方开具发票。

  原先英科收购PS废料获得了当地税务局的免税许可,但两年前税务局局长换届,英科因为拿不出发票而被税务部门罚了几次款。出于政策风险考虑,英科只得暂时停止在国内收购PS泡沫。“以后国内供货的比例还会越来越小,这也挺遗憾,我们做的是减排不可降解物的好事。”刘方毅说,“按说国家应该对废品回收出台税收鼓励政策,回收废品本不需要开发票,我们卖出产品才开发票。”

  而在国外,垃圾回收没有增值税环节,且许多国家颁布了《废物减排法》,规定白色垃圾不允许随手扔掉,必须通过固定渠道回收。在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日本,2006年的垃圾销售额达到了670亿美元,人均超过500美元。

  令刘方毅觉得痛心的另一件事是,英科产品在国内年销售额仅约为1500万元,占4亿元销售额的3.75%。因为英科的框条产品在国内没有成本优势,唯一的优势只在于质量上的耐磨损和碰撞。“全世界都是木头相框的成本是PS粒子相框的3-5倍,唯独在中国不一样。中国的木头相框跟我们的价钱基本上是一样的,甚至还便宜。”刘为此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国内框条便宜是因为很多相框厂就开在林场、林区,其木料都是偷来的。

  尽管如此,在刘方毅看来,像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通过废纸回收再生产可以问鼎中国首富一样,随着石油、矿产等资源品的涨价,垃圾利用行业将会有不可估量的钱景。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资源贫国,需要利用全球存在的资源——这资源不光是地下开采的矿产,也可以是回收的垃圾。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