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印刷光泽度

   2011-05-24 90
光泽,作为视觉信息的一种,很早以前就为人们所重视。在白居易的诗《缭绫》中有这们的描述:“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这说明人们在唐朝时期就对光泽有了足够的认识。
  光泽和颜色统称为色泽,由于颜色较为直观,并且对人的心理状态、情绪等许多精神方面的因素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人们对颜色的研究起步较早,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成熟。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泽同颜色一样,能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印刷品质量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的光学特性
  所谓印品的光泽,就是指在一定的背景和光照条件下,印品表面上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上光高度分布的对比关系。与光泽有关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表面反射和内部反射光。
  1.表面反射光
  表面反射光由表面正反射光和表面漫射光组成。符合反射定律的光线称为正反射光,正反射光的强弱除与物质的反射率有关外,主要与物体受光表面的状态有关。一般来说,表面愈光滑平整,反射光就愈强。正反射光是物体反射光中的一个特殊信息,对光泽研究有着特殊意义,如在日、美的工业标准中,大多使用与正反射光直接相关的镜面光泽度。正反射光基本上是由物体表面反射的,所以物体对这部分光的选择吸收很少,它的光谱组成与原入射光基本一致。表面漫射光,是指实际的镜面都不是理想镜面,因而会产生光的漫射,这时可以认为是许多小镜面反射的光的叠加。当漫射面的亮度为常数时称为余弦漫射体。
  2.内部反射光
  光线折射进入物体之后,由物体内部反射得新进入原介质的这部分光线叫内部反射光。内部反射光要受到物质的选择性吸收,使它的光谱组成发生变化。如果入射光为白色,此时内部反射光会变为色光而呈现出物体的颜色。
  影响光泽度的因素
  胶印印刷品的光泽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纸张、油墨和成品表面印后加工方式。作为胶印工艺的全过程,纸张属于客观条件,油墨印上纸张后有无光泽,虽同纸张条件有关,但受工艺操作的影响较大,至于成品上光、压光、覆膜、过油,是印后加工的范畴,在此不讨论。
  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光泽性、吸墨性3个指标,对印刷成品的光泽度都会产生影响。
  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对产品光泽的影响。各种纸张的表面平滑度是不同的,平滑度的高低对成品的的光泽影响较大,平滑度高的纸张,对于油墨有良好的润湿性,能保证网点完整地再现,使成品具有较好的光泽,纸上的墨膜光泽决定于对入射光能否做到镜面反射,只有平滑度高的纸张、墨膜流平后才能产生镜面反射;反之平滑度差,表面粗糙的纸张,印迹墨膜高低不平,对光只能形成漫反射,成品也就没有光泽了。因此,精美高档的产品,要取得较好的印品光泽,首先要选用平滑度高的纸张来印刷。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