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印油墨的助剂

   2011-05-24 110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要求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尽量做到开罐就可应用,毋须进行调整。但是印刷条件是变化多端的,为了使印刷工作者能主动适应多变的印刷条件,从而用好的油墨,故生产几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油墨仍然是必要的。常用的油墨有下列几种:
  一、减粘剂
  又称撒粘剂。减粘剂的使用目的在于减低油墨的粘性,同时尽可能不影响油墨的身骨。用量一般为油墨的3-5%。较早时期所用的减粘剂是以调墨为主体,加入一些蜡类,或以凡士林为主体,加入一些蜡类和油脂。这些减粘剂的使用效果都不够好。主要用于油脂型油墨。近几年来则多采用精漂亚麻仁油和高沸点煤油为主体,加入合成树脂、凝胶剂和蜡,制成半凝胶状态供用。这种减粘剂用于亮光油墨和树脂油墨,既能减底粘性,又能保持原墨的固着速度、光泽和油墨的其它特性。
  撒粘剂中用的凝胶剂铝皂,头两年以硬脂酸铝为多,有单、双、三硬脂酸盐。
  二、稀释剂
  稀释剂作用有两点,一是降低油墨粘性。二是使油墨变稀,从而增加流动性能。在印刷过程中,往往由于油墨的粘稠度过大,或因纸张质量较次,会产生拉纸毛,掉版等毛病,影响印刷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除用减粘剂减低油墨的粘性外,有时还需加入少量稀释剂,以降低油墨的稠度。对稀而粘的油墨,还是用减粘剂比较好。
  油脂型油墨一般采用底粘度的六号调墨油作稀释剂;树脂型油墨则采用底粘度的植物油、高 点煤油和少量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炼制成的树脂型调墨油作稀释剂;溶剂型凹印墨可用甲苯、二甲苯作稀释剂;水型凹印墨可用水或乙醛作稀释剂。
  三、撒(冲)淡剂
  撒淡剂也叫冲淡剂。使用目的是冲淡油墨的颜色,降低油墨的颜色强度,而基本不改变油墨的粘性和其它流变性能、印刷性能等。
  油脂型油墨的冲淡剂一般为透明油,透明油(俗称维利油)是由氢氧化铝和干性植物油连结料分散轧制而成浆状透明体。
  树脂型油墨的冲淡剂则为树脂型,是用树脂、植物油、高沸点煤油、凝胶剂和蜡等炼制而成,也有用树脂油、胶脂油和胶质碳酸钙在三辊机上轧制而成。不论用何种方法生产的冲淡剂,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身骨、干燥性和印刷适应性。
  四、催干剂(干燥剂)
  催干剂又名干燥剂或简称干油、燥油等,是油墨非常重要的一类助剂。它是干性植物油氧化聚合结膜的催化剂,不但以氧化结膜为主要干燥形式的油脂型油墨少不了它。就是以渗透胶凝氧化结膜相结合的干燥形式的树脂型油墨,其彻底干燥仍有赖于它。因为树脂型油墨的植物油用量虽然减少了,被树脂和矿油所取代,但仍须有一定量存在着,作为树脂在矿油中的助剂的墨膜的增塑剂。这部分植物油的氧化聚合仍须催干剂。
  1、催干剂的作用机理
  催干剂主要是钴、锰、铅等金属的有机酸皂类,它们的催干机至今尚未完全弄清。而且彼此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①缩短诱导期
  干性油中含着的蛋白质、磷脂、维生素E等杂质,它们很易先被氧化而阻碍干性油的氧化聚合。所以它们常被称为天然抗氧化剂,虽经精制,尚有少量残留。这些残留的杂质对干性氧化聚合的延缓过程,称为干性的诱导期。如果干性油中加有催干剂,则催干剂中的金属被还原成低价,而将干性油中的杂质氧化,或相结合成沉淀析出,从而缩短了干性油的诱导期。
  ②加速氧化
  催干剂本身能解离成游离基,此游离基能接受油分子中双键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而使油分子形成游离基。并进一步氧化成过氧化物,同时产生新的游离基。
  ③促进聚合
  催干剂能促进干性油中双键打开,形成游离基,并进一步聚合。在此聚合过程中,不吸收氧。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