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分析
1.被印材料和印版之间印刷压力过大。网线辊与印版辊接触侧压力过大,油墨排挤到印版图文边缘。印后图文边缘部分特厚。
2.印版磨损,印版受压时边缘易先磨损,加压后重影明显;纸张在印刷中起皱,引起局部厚度变化、局部不平,产生重影;压印辊筒上有脏物。
3.印版辊筒精度。印版辊筒齿轮磨损、轴承间隙大等,都会在合压时产生较大振动,造成圆周压印力不一致,印刷后产生重影。
4.印版硬度太高或厚薄不均。
5.上墨量太多,粘度高。
6.水墨搅拌不良,颜料分布不均。
7.版子硬度软,受力运动向后变形,变形部位压力不够,有拖影。
8.油墨干燥过快。
9.双面胶布太薄或太硬或存有气泡,局部高度增加。
(三)解决办法
1.①重新调印版压力,压力即印版的压缩量。为了获得很好的印品,要求墨层均匀,印迹清晰,必须使印版图文部分与承印物有充分的弹性压力接触。在每次使用一套版辊筒之前,一定要使用“版规”(塞尺)精心调整。在保证印刷合压状态下,印版与网纹辊之间(印版厚+双面胶厚-0.02mm),印版与承印物之间(印版厚+双面胶厚+承印物厚约0.01mm),确定上述两个压力。
②网纹辊与印版辊的压力是恒定的(0.02-0.03),印版辊与承印辊的压力随承印物性能的不同,是可调整的,压力调节可采用双侧压力表数据显示。
2.做一块新版并防磨损;查起皱原因,调整排除;清除。
3.检查印刷辊筒、轴、轴颈及齿轮跳动。
4.研磨印版背面或贴胶条调整或换新版。
5.减少上墨量,降低粘度。
6.均匀合理。
7.向制版商咨询。
8. 加慢干剂。
9.使用可压缩的双面胶布(海绵状)完全排气。
九、较差的油墨转移
(一)表现现象
没有足够的油墨提供到被印材料上,传墨困难。
(二)原因分析
1.油墨稀释过多。
2.印版上有干燥油墨存在。
3.被印材料表面不能正确地接受油墨。
4.在传墨辊印版之间的压力不当,印刷压力不足。
5.印版硬度不够或不均匀。
6.网辊磨损、墨辊老化。
7.承印物表面不平整。
8.水墨干燥太快,大于印刷速度。
9.油墨中有与油墨不相容的异物。
10.刮刀压力过大。